07-23-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13 07.23.2025 星期三 港聞 ▍本報記者謝宗英香港報道 ▍ 近年越來越多市民透過跨境平台購買內 地境內商品,不過由於法規、標準及物流等 差異,令不少消費者在退換貨等方面遇上困 難,引發消費糾紛。粵港澳三地消費者委員 會昨日首度聯合發出消費提示,提醒市民網 購只予內地市場銷售的「內銷商品」時,須加 倍留神。消委會指,近年接獲有關跨境網購 的投訴個案中,涉款金額最高的個案逾5.5萬 港元,是一名港人透過某內地網購平台訂造 廚櫃,唯貨不對辦且要求退款不果。 建議購買前先談妥退換條件 粵港澳消委會提醒市民,港澳與內地對 產品標籤、品質標準等要求有不同,「內銷 商品」僅需符合內地標準,可能不符合港澳 要求,建議消費者應詳細查閱產品資料與品 質標準,避免因落差產生糾紛;同時,又建 議市民在購買前先與商戶談妥退換條件,或 選擇含退貨保險的產品,更要妥善保存定單 與客服紀錄,當發生糾紛時及早透過平台申 訴,若無效可向地區消委會等求助。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接受《星 島》查詢時表示,跨境網購對市民而言是自由 的購物體驗,不過,由於內地商品法規未必 與香港對接,例如內地的電器一般是兩腳插 頭,自行更換插頭或長期加配轉插使用,或 會增加安全風險,「若無正確接駁水線,電器 外殼萬一漏電便有觸電風險。」 另外,目前大部分的網購食品,均可在 繞過食品營養標籤制度下順利運抵港,「有 食物敏感的市民會通過營養標籤了解食物成 分,欠缺標籤或涉食安問題。」他希望政府應 正視相關問題,保障消費者安全。 香港3年來接逾萬宗投訴個案 消委會回覆《星島》查詢表示,自2022年 至上月,共接獲10178宗有關香港及內地消 費者在3個主要內地網購平台進行跨境網購的 投訴個案,該3個平台分別是淘寶、天貓及 京東。當中內地消費者個案有9448宗,佔整 體9成以上。其中,接獲最多的是「產品質素」 相關投訴,佔整體31%;其次分別是「更改或 終止合約」及「送貨延誤或遺失」,各佔19%及 17%。 最高金額的一宗個案,是前年一名香港 投訴人透過某內地網購平台訂造廚櫃,連運 送至香港及安裝,合共收費約55600港元。 商戶要求投訴人付清所有費用才會發貨,投 訴人雖曾建議保留部分費用作「尾數」,但在 商戶堅持並表示平台交易有保障下,最後付 清全款。然而付款後,商戶卻延遲發貨,到 貨後工人亦只安裝了部分廚櫃,並表示餘下 部分因尺寸有誤未能安裝,需待商戶重造廚 櫃。 另一方面,投訴人亦發現已安裝的廚櫃 有色差、櫃門傾斜、螺絲孔開錯位等問題, 多次聯絡商戶要求跟進但不果,遂申請平台 介入及退款,但遭平台以訂造傢俬的款項 不能退回為由拒絕,最後向消委會求助。不 過,由於投訴人未能提供交易憑據,例如定 單紀錄等,因此消委會無法展開調停。 本報記者趙克平香港報道 內地電商巨擘京東(9618)傳以40億 元,收購本地「平價超市」佳寶超市7成股 權,唯昨日有內媒引述消息指,當中實際 交易作價遠少於傳聞中的金額。然而投資 者懶理,在憧憬本地其他零售股有可能成 為下一個被收購的對象之下,相關股份股 價飆升,當中759阿信屋母企CEC國際(759) 股價一度急飆3.4倍。有分析指,若收購消 息有下文,故然能令相關本地零售股股價 續升,然而若投資者未能緊貼消息動向, 不建議沾手這類股份。 事實上,京東早已涉足本地生鮮市 場,其為內地生鮮超市「錢大媽」第二大股 東。近期,傳出京東計劃在港開設「京東 MALL」,而日前再傳該公司以40億元, 收購佳寶超市7成股權。不過,內媒《科創 板日報》昨日引述消息指,實際交易金額 遠沒有這麼大,後續京東將通過供應鏈優 勢,進一步豐富香港零售消費市場的優質 供給,具體交易詳情,或在8月正式公布。 本地中小型零售股日前未有大動靜, 但昨日集體瘋狂炒上。CEC國際繼日前升 6.7%後,昨日平開,一度勁升近3.4倍, 終收市升2.6倍,報0.46元。經營永旺百 貨的永旺(984)則低開高走,曾最多升逾 1倍,終升幅大幅蒸發至25.6%。至於莎 莎國際(178)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升 11.9%。 博威環球資產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師聶 振邦表示,以CEC國際周一收市價計算, 其市帳率不足0.2倍,故市場看好被收購 潛力大,刺激昨日股價急升。他續指,如 果消息有下文,故然能令相關本地零售股 股價續升,但不少異動股卻因缺乏新消息 承接,股價顯著下滑。香港投資者若未能 緊貼消息動向,或是不能長時間進行捕市 操作,不建議沾手這類股份。倘若對個別 異動股業務前景感樂觀,又有充足風險 承受能力,方好考慮進場。 京東收購消息掀零售股炒風 阿信屋母企曾飆3.4倍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張淑芬昨表示,香港書 展一直深受市民及旅客歡迎,稱即使周 日受風暴影響,仍無阻書迷熱情,不少人把 握風暴前後時間,踴躍入場參觀及體驗消閒 文化活動。 平均消費額微升至918元 《星島》記者昨日所見,現場人流暢旺, 有市民推著手推車及行李箱到場掃貨,亦有 家長帶同小朋友選購兒童圖書。市民劉太表 示,行書展是一年一度的活動,昨早11點左 右毋須排隊順利入場,暫時購買3本書,花費 100多元,不會特別設置預算,「邊啲抵買同 用得到,就都會買」,希望臨近尾場時間書商 推出更多減價優惠。小五生王同學和爸爸一 起逛書展,首次來書展的他直言喜歡看歷史 類書籍,「一進來就買了歷史書,有故事,有 趣啲」。其父親則笑言會培育兒子閱讀愛好, 不會過分干預其選擇,「補習書就留畀媽咪幫 佢買啦」。 不少參展商下午開始推出減價促銷,希 望能夠盡早散貨。有攤位做出特價,由原本 的79折改為65折;有售賣舊版旅遊攻略的攤 位,由原價20元一本,在下午4時後改為50 元4本。 趁煞科掃平貨 內地客讚划算 下午入場的內地遊客張小姐認為,最後 一天應有很多書商清貨,唯未買到「跳樓價」 書籍,僅僅是用折扣價買到心儀的小說和繪 本,但仍覺得非常划算。 參展商林小姐表示,今年人流比去年熱 鬧,認為並無受市民北上消費影響,每日營 業額比去年多一至兩成,「始終教育類書籍, 家長小朋友都會有需求,都可以話係旺丁又 旺財」。她又提到,雖然早前因「韋帕」颱風 而關門一日,但店舖在上周六已做出相關優 惠,總體銷情理想,最後一日會推出系列贈 品及套裝優惠。 不過,參與書展多年的參展商林先生就 指今年銷情慘淡,未達到去年生意額的一 半,認為與周日「撞正」颱風有關。他期望主 辦方可就此對書商有所補貼,「通常星期日是 入場人數最多的日子,雖然天氣係天意,但 其實大家都知,就算周一延長到早上9點、或 者夜晚11點,根本都幫助唔大」。 書商職員Amy表示,今年的銷情在開幕 頭幾日生意額與去年相若,但始終未如預 期,加上周日停止營業,預料總體生意額僅 為預期的6至7成。她又指,從昨日下午3時開 始以「成本價」賣書,但亦只是部分學生書籍 銷情略為上升10%左右,「睇落嚟係多人,但 事實上很多人都係望一望,最多買1至2本, 少了很多拖篋客」。 一連7日的香港書展昨日完結,由 於受風暴影響,周日停開了一日,最終 聯同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合共僅 錄89萬人次入場,較去年99萬人次下跌 約1成。不少市民及遊客趁最後一日執平 貨,有人更指買書預算不設限。不過有 書商直言銷情慘淡,即使前日加長營業 時間,亦無法彌補周日停開損失,整體 生意額未達去年的一半。大會委託研究 機構調查顯示,書迷今年在書展的平均 消費金額為918港元,較去年的912元微 升,金額佔全年購買印刷書籍平均支出 的57%。 ■有書商趁書展最後一日,將舊版旅遊書減價至 50元4本。 ■鍾雪瑩與蔡思韵在書展推出新書,有粉絲專 程到場支持。 ■香港書展迎來煞科日,書 迷把握時間入場購買心頭 好。 何家豪攝 ■不少家長帶同小孩入場買書。 今 年 銷 情 慘 淡,未達到去年生 意額的一半,認為 與周日「撞正」颱 風有關。 參展商 林先生 跨境網購商品糾紛多 粵港澳消委會首發消費提示 股份 昨日收市價 (元) 升幅 (%) CEC 國際(759) 0.46 259.4 永旺(984) 0.49 25.6 莎莎國際(178) 0.66 11.9 優品 360(2360) 2.38 9.2 國 際 家 居 零 售 (1373) 0.96 9.1 永安(289) 12.68 1.4 ■過去有市民向內地網購平台 購買水果,唯送抵香港時已變 壞,引發不少投訴。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 家輝,內地商品法規未必與香 港對接,或會增加安全風險。 打風重創書展商戶歎生意減半 「加時」難補黃金檔損失 89萬人次入場跌1成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