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16 07.24.2025 星期四 港聞 誰為雌雄定分 界?法官高浩文認 為應由立法機關釐 定,而非法庭。跨 性別人士「如廁權」 引發爭議,女變男 的跨性別人士K先生 憂慮使用男廁會惹 上刑責,2022年入稟提司法覆核,質疑 《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對跨性別團體 構成歧視,違反《基本法》等,要求擴闊 「男性」及「女性」定義。法官高浩文昨於 高等法院引終院相關案例,宣判K先生 勝訴,裁定相關罪行條例違憲無效,暫 緩一年要求政府處理,K先生可得訟費。 受訪市民憂在女更衣室 見男性性徵「十分尷尬」 本身是大律師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建議政府上訴,指判決 「令人困擾」,質疑會令市民「進入廁所有不 安全的感覺」,不應為性小眾人士,打破大 眾平時需要使用的空間和私隱。她認為可用 行政方式,例如設立特別廁所供有特別需要 的人士,而非與傳統男女廁混為一談。 選 委 界 立 法 會 議 員 何 君 堯 則 形 容 「LGBTQ」(性別少數群體)「貪得無厭、得 寸進尺」,「你開了一個閘給他們,他們過了 之後,還會在裏面的門繼續去衝破」。他認 為這些人士衝擊社會整體利益和基本價值觀 ,期望特區政府提出上訴。他稱,尊重他人 的性取向,但不能夠被濫用,犧牲香港傳統 主流的價值觀,擔心不論是司法系統或社會 不同層面,會陸陸續續受到衝擊。他強調男 性和女性是有分別,「如果真係要界定男性 同女性,咁LGBTQ有分80至100種不同的性 別,廁所係唔係要分時段,給那些『不男不 女』的人使用?」 身為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表示,案 件屬特別個案,並非針對一般人,而是性別 認同障礙患者,而法官判詞指政府需要界 定,這些患者進行了甚麼程度的治療,才可 判定為男性或女性。她強調,法官判詞並非 要提出「unisex(不分性別)」概念,而是處理 與生俱來有性別憂慮的患者。她認為,政府 需要思考,如何從醫學角度審視男性和女性 的界定,以幫助部分性別認同障礙患者,也 要同時思考如何減低對患者和市民的影響。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回覆《星島》查詢時, 指本案關乎刑事罪行,相當嚴重,若某人因 未完成性別重置手術而未能使用公廁的話, 並不合理,而且構成違反人權。湯家驊提議 可以在相關法例中加入免責條文,指若有跨 性別人士正接受性別重置手術,有醫學證明 的話,即使未達法律要求,也可使用相應公 廁而豁免刑責。湯家驊認為加入免責條文, 做法比較明確,不難達到,否則若要仿效歐 洲國家設立男女共用廁所的話會更麻煩,牽 連甚廣。 本報記者黃子龍、曾卓琳香港報道 跨性別人士就《公廁規例》提司法覆核, 質疑構成歧視,在高院獲判勝訴後,《星島》 記者訪問市民意見,大多數人均認為政府應 提出上訴,以求推翻有關裁決,當中有女士 指法院的裁定尊重少數人卻影響到大多數 人,若在女更衣室見到有男性性徵的跨性別 人士會感到十分尷尬。 昨帶同一對年幼子女前往九龍公園游泳 池習泳的梁女士表示,不認同法庭的裁決, 因為此舉雖然尊重少數人,但同時影響到大 多數市民,對其女兒等未成年人士的滋擾更 甚,若日後政府執行有關裁決,讓「男變女」 跨性別人士進入女更衣室,只好盡量逃避, 「如果知道有跨性別人士入去某一個更衣室, 我以後都唔會去,但對方可能周圍走,好難 避到」。 被問及若進入女更衣室時,看到有男性 性器官的跨性別人士,會有何反應,梁女士 說會感到非常尷尬,「因為咁嘅情況係唔會預 期會出現」,更擔心一些別有用心的男子假裝 跨性別人士進入女更衣室,故此認為當局應 提出上訴,以求推翻有關裁決,若果最後仍 要執行該裁決,也希望政府採取一些特別安 排「補救」,例如可考慮讓跨性別人士進入有 獨立空間的洗手間和更衣室。 市民高先生亦認為裁決不合理,因為跨 性別人士進入並非其原來性別的洗手間和更 衣室會影響到其他人,若果在男性更衣室看 見有女性身體特徵的跨性別人士,會感到很 尷尬,反問區分男廁和女廁有何意義,「不如 中性(廁所)得啦!」 高先生又認為,現時社會「男男女女」都 有非禮行為,關係「搞唔清」,因此應該沿襲 男女有別,政府應就有關裁決提出上訴。 本報記者徐裕民、李建人香港報道 環境及生態局新聞組回應裁決指,政府會 仔細研究判詞,並徵詢律政司的意見, 以決定適當的跟進行動。 申請人K先生,答辯人為環境及生態局 局長及律政司司長。本案主要爭議《公廁(行 為及舉止)規例》第7及10條,第7條規定任何 男性不得進入女性使用的公廁,只有年齡在 5歲以下並由一名女性親屬或護士陪同的男 童可以進入女廁,反之亦然;第10條指違反 第7條的人士,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 罰款2000港元。 入稟人士正進行「現實生活體驗」 法官在判詞交代K出生性別為女性,唯 自早年起自覺為男性,2017年確診性別焦慮 症並接受治療,入稟時正進行「現實生活體 驗」,體驗男性日常生活,並獲發性別認同 信,證明其可於社會中被視為男性,使用 特定設施包括公廁,正輪候接受性別重置手 術。K入稟質疑上述條文違憲,違反《基本 法》第25條,以及《香港人權法》第1(1)、14 和22條,當中指人人平等,權利不分性別及 私生活受保障等,認為有性別焦慮症而未完 成性別重置手術,且有醫學需要進行「現實 生活體驗」者,有權使用跨性別後相應公廁。 判詞昨提到本案須考慮Q先生及謝浩 霖終審案判決,該案中2人的出生性別為女 性,成長時均有性別認同障礙,2人多年來 雖已接受賀爾蒙治療或胸部移除手術,但認 為不必要而未有完成移除子宮卵巢和製造人 工陰莖的性別重置手術。2人醫學上獲認可 為男性,早年向香港入境處申請更改身份證 性別為男性遭拒,提司法覆核上訴至終審法 院終勝訴,終院裁定處方政策違憲,侵犯了 2人私生活權利,裁定政策無效。法官續指 終院裁決後,政府實際上已經讓步,不再死 守人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作界線,亦即政府接 受本案涉案規例違憲,不再堅持任何人必須 依其出生時的生理性別使用公廁,亦不要求 跨性別人士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後,才能 更改身份證性別以使用公廁。 判詞指,餘下爭議僅餘涉事各方如何濟 助——單純裁定上述規例違憲,還是按K先 生立場權利來詮釋條例以作補救。 套用相稱性測試後,法官裁定上述《公 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第7及10條在恰當詮釋 下,違反《基本法》第25條,以及《香港人權 法》第1(1)、14和22條。 留待立法機關權衡跨性別人士權利 判詞續指,K先生不挑戰公廁性別男女 二分,僅質疑如何劃界。法官引用終院案 例,其中例子顯示或應以外形劃界,背後所 需的不止於「現實生活體驗」及賀爾蒙治療, 唯情況無法一概而論,可有不同處理方法, 不宜由法庭獨斷,最好留待立法機關權衡, 決定跨性別人士應有權利。 K先生透過律師行發表聲明,分享稱「我 和其他仍在性別過渡中的跨性別朋友都能夠 光明正大,毋須懼怕被否定地使用公共廁 所。這是香港的性別友善再進步的一步,期 望未來香港的司法制度上都能夠逐步變得更 包容。 ■跨性別人士K先生憂慮使用男廁會惹上刑責,入稟質疑《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對跨性別 團體構成歧視,昨於高院獲判勝訴。 蘇正謙攝 法官 高浩文 梁美芬 江玉歡 湯家驊 裁決不合理 滋擾未成年 市民高先生認為裁決 不合理,反問在此情況下 區分男廁和女廁有何意義, 直言不如設立中性廁所。 梁女士不認同法庭裁 決,認為雖然尊重少數人, 但同時影響大多數市民,對 未成年人士的滋擾更甚。 ■上海設有無性別廁所。 首開會研同性伴侶登記 曾國衛:特區婚姻自由僅限異性 跨性別人士覆核《公廁規例》違憲獲判勝訴 暫緩一年生效 環境局:將徵詢律政司意見 議員促勿為小眾 牲大眾 倡設特別廁所 ▍本報記者陳子豪香港報道 ▍ 審議《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的 法案委員會昨首次開會,政制及內地事務 局局長曾國衛在開場發言表示,草案充分 展示特區政府的堅定立場,一是恪守司法 裁決的積極義務責任;二是捍衛傳統婚姻 的堅定立場;三是致力平衡社會整體利益 的管治擔當。他重申,政府堅決維護法治 的決心從不動搖,按照終審法院的裁決, 政府有積極義務,須於兩年內建立替代框 架,讓同性伴侶關係獲得法律承認,並制 訂伴隨的適當權利和責任,今次草案充分 展示政府對法治的堅守,從不因為議題具 爭議性而有所動搖。 曾國衛指出,草案目的十分清晰,是 設立一個替代框架,使同性伴侶關係獲得 法律承認,保障其私生活權利不受侵擾, 同時制訂承認同性伴侶關係而賦予的核心 權利和責任。他說,政府深切明白部分議 員與市民的憂慮,擔心草案若通過,將衝 擊「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傳統婚姻制 度,他重申特區的婚姻自由僅限於異性結 合,這是《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的明 確規定,終審法院亦已作出清晰的裁決確 認,「絕沒有轉寰的餘地」。 曾國衛又指,現時建議推出的「同性伴 侶關係登記機制」,與目前的「一夫一妻、 一男一女」婚姻制度絕不能混為一談,「作 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亦早已開宗明義表 示,特區政府維護傳統婚姻的決心堅如磐 石。」他指,草案建議所包含的權利,旨 在解決同性伴侶在現實生活中因缺乏法律 身份承認和保障而導致出現的重大困難, 從而滿足他們的「基本社會需求」,而制訂 承認機制的登記必須條件亦是充分考慮了 香港的實際情況、社會整體利益和公眾期 望,取其平衡,盡量為各方所接受。他相 信各議員必定能夠以理性持平、實事求是 的態度,專業審議草案,妥善落實在《香港 人權法案》下的積極義務。 會上,多個政黨包括民建聯、工聯 會、經民聯、自由黨等繼續表明反對。有 議員問及若草案被否決,政府如何履行法 院命令,律政司法律政策專員梅基發指, 終審法院的宣告並非命令,無指令政府須 採取的措施,亦不能指令立法會如何處理 法案,政府尊重立法會審議決定,相信議 員會按職能審議;若法案未能獲立法會通 過,終審法院的裁決命令繼續有效,政府 有持續責任履行法律義務。 若不遵守終院裁決損法治 亦有議員問及,如草案未獲通過,有 否評估對香港法治的影響。曾國衛回應 指,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不能動搖, 而終院裁決是香港司法制度一部分,按照 《基本法》行使終審權,「如果完全唔尊重 佢、唔遵守,無疑對法治有好大影響,不 單止是特區政府受影響,整個香港特區都 會受影響」,反問如政府不按裁決訂立框 架,「我哋仲點可以同出面講,香港法治領 先於世界?」 至於能否以行政手段代替立法,曾國 衛表示,法院裁決特區政府須在法律上承 認同性伴侶關係,因此須以立法形式進行。 律政司表示,以立法方式保障同性伴 侶的基本社會需求是最理想做法,如果透 過行政方法處理,例如預先授權進行醫療 決定,未必處理到突發情況。 本報記者政治組香港報道 ■曾國衛重申特區的婚姻自由僅限於異性 結合,終審法院亦已作出清晰的裁決確 認,「絕沒有轉寰的餘地」。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