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2025 星期四 B3 灣區 2 這場集會由多個社會正義組織發 起,包括亞太裔美國勞工聯 盟(APALA)阿拉米達分會、美國亞 太裔進步聯盟(AAPA)等。活動現 場民眾手持標語,並以千紙鶴悼念 在拘留系統中喪生者,眾人相擁而 泣,呼喊與歌聲交織成對抗壓迫的 力量象徵。 AAPA主席彭一玲(Elaine Peng) 指出,這座監獄之所以得以關閉, 是因為曾被拘留女性的勇敢揭露。 如今,聯邦政府竟提出將這段傷痛 歷史延續,「這是一種對歷史的背 叛。」她並提到,今年初ICE曾在灣 區進行無標示、戴口罩的突襲逮 捕,引起社區廣泛恐慌。她警告, 歧視與打壓移民的政策最終將讓美 國整體社會走向衰退。 一位曾在移民拘留中心受害的 女性出席發言,語帶哽咽地回憶那 段不堪歲月。她描述自己當時被戴 上手銬與腳鐐、穿著破損骯髒的內 衣,在惡劣環境下每日清掃超過百 人宿舍,僅獲得一元工資。餐食常 有昆蟲或石頭,投訴無門,最終與 其他人發起罷工與絕食,卻遭到報 復,被單獨監禁甚至轉送外州,強 制灌食。「我每天出門前都會親吻擁 抱母親,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 著回家。」她的話讓不少在場者流下 眼淚。 目前,反對都柏林設立移民拘 留所的請願書已獲得超過6,000個簽 名。多項研究亦指出,一旦設立拘 留中心,當地ICE的行動與逮捕率 將大幅上升,對移民社區帶來實質 性恐懼。 APALA阿拉米達分會第一副主 席卡馬喬(Josie Camacho)表示,該 組織長年支持移民與難民,「我們不 能坐視ICE將壓迫系統帶回社區, 不論是在這裡還是任何地方。」 阿拉米達縣勞工委員會主席帕 克(Yeon Park)指出,移民與工人權 利密不可分,「拘留中心不代表安 全,而是恐懼與傷害的象徵。特朗 普首屆政府時期拆散家庭,破壞正 當程式,讓社區陷入恐懼,這不能 重演。」阿拉米達縣議員勵琪(Nikki Ba s)也到場聲援。她回憶,FCI Dublin之所以關閉,是因為女性倖 存者勇敢揭發虐待與性侵,使聯邦 終於正視問題。她呼籲民眾繼續透 過選票守護社區正義,不讓舊傷再 度復發。 這場集會不僅是一場抗議,更 是一場充滿哀傷與希望的療癒儀 式。人們以彼此的擁抱和歌聲互相 支持,也以千紙鶴與標語共同訴 說:「我們的社區不需要拘留中心, 我們需要尊嚴與人權。」隨著車輛經 過公園鳴笛致意,支持聲浪不斷延 續。 社區已經表明立場:拒絕讓過 去的傷痛重演,堅決不容移民拘留 設施再度進入這片土地。 移民局設拘留所 都柏林響抗議聲 迫害婦女痛苦記憶猶新 豈料又揭傷疤更撒鹽 華埠美食節又傳捷報 兩項目評選結果揭曉 太平洋煤電集團 聖荷西購入大樓 ▍本報記者黃偉江都柏林報道 ▍ 聖他克拉縣少年法庭法官周 三(2 3日)裁定,兩名涉案少年 在2月14日San t ana Row刺殺案 中毆打15歲少年古提雷茲(David Gutierrez),將於8月宣判刑期。 法官弗林特(Andrea Flint)裁 定,當時均為16歲的兩名被告參與 了對古提雷茲的圍毆,但未認定另 一名同樣在場的少年構成毆打。檢 方表示,兩人可能面臨6至8個月聖 他克拉縣少年拘留中心或青少年康 復牧場的羈押處分。至於涉嫌持刀 殺人的13歲少年案件仍在審理中。 古提雷茲家屬對判決表示欣 慰。他的27歲姑姑戴安娜古提雷 茲(Diana Gutierrez)說:「我們每天 早起來法院外集結、舉著擴音器呼 喊,今天覺得一切沒有白費。」家屬 與十多名朋友長期抗議,批評少年 司法制度對暴力罪行過於寬容。 古提雷茲在情人節當天與女 友到Santana Row高檔戶外商場約 會,等待餐廳訂位時遭一群青少年 圍毆並被搶走金項鍊。數分鐘後, 其中一名13歲少年持摺疊刀將他刺 死。該區商場遍布監控鏡頭,行兇 過程大部分被拍下。 檢方指控三名少年涉兩宗攻 擊與搶劫:一宗發生於S a n t a n a Row,另一宗則發生於對街Valley Fair購物中心,受害者鞋子被搶。 弗林特法官認定第三名少年只涉及 Valley Fair事件,未參與古提雷茲 案。警方指出,行兇者疑屬幫派成 員,因古提雷茲穿著紅色外套(對 立幫派顏色)而將其視為目標,然 而古提雷茲並無 幫派背景,只因 節日選擇紅色穿 搭。法庭將於周 四討論是否追加 幫派加刑條款。 聖他克拉縣 地檢長羅森(Jeff Ro s e n)上週表 示,若法官裁定 1 3歲少年謀殺 罪名成立,檢方將主張以14歲標準 量刑,使其可在少年拘留中心服刑 數年,而非僅在少年營地關押8個 月。目前該少年已滿14歲。 少年法庭不使用「有罪」表述, 而以「指控屬實」判定。13歲少年的 下次聽證訂於8月18日舉行。本報訊 7月12日在華埠唐人街的天后 廟街舉行的「渴望華埠」(Craving Chinatown)美食節於共收到超過700 份有效的美食券,並有23位來自媒 體、政府和社區組織的評委參與評 選,數千人齊聚一堂,揭曉「最想 試的前菜」與「最想試的主菜」評選結 果,共同致敬唐人街的烹飪才華。 社區青年中心(CYC)主辦,聯 同三藩市經濟及勞動力發展辦公室 (OEWD)及安老自助處協辦的2025 華埠美食節「渴望華埠」今年「最想 試的前菜」與「最想試的主菜」的得 獎商戶名單現已出爐。 「最想試的前菜」第一名為地鐵 站香港奶茶甜品的麻油手撕雞。另 外三間商戶亦獲得本次評選的優勝 獎(排名不分先後): V Caf?的香脆鮮 蝦天婦羅;西安手拉麵餃子館的紅 油抄手;嘉頓餅家的核桃酥 + 雞 仔餅。「最想試的主菜」第一名為臺 山風味餐廳的臘味排骨煲仔飯。另 外三間商戶亦獲得本次評選的優勝 獎(排名不分先後):寶興燒臘的雞腿 粗麵;萬壽宮的明爐燒鴨飯;有米 優酪乳的午餐肉煎蛋三文治。 作為持續推動華埠經濟發展的 一部分,榮獲第一名的商戶將獲得 由三藩市經濟及勞動力發展辦公室 (OEWD)提供的總值1,500元餐飲採 購訂單,以表彰其於本次評選中獲 得最高票數,並進一步支持本地餐 飲業者。 今年華埠美食節共有36間華埠 本地商戶參與,吸引過千名民眾入 場,一同品嚐及探索華埠獨具風格 的美食文化和地道佳餚。主辦方介 紹,活動當日共收到703張有效投 票(每張票可各選一款「最想試的前 菜」與「最想試的主菜」),由23位來 自民選官員、政府部門、媒體及社 區機構的代表組成的評審團,每位 評審的票數權重為20票。本屆評 審團成員涵蓋民選官員、社區領袖 及媒體代表,包括加州眾議員楊馳 馬、三藩市第三區市參事李爾德、 市長辦公室代表梁莉娜、三藩市經 濟及勞動力發展辦公室代表陳嘉霖 及方瀅、藩市工務局代表吳宜騁, 以及來自KRON 4、KTSF 26臺、 星島日報、天下衛視、SF Standard 等主流及中文媒體的代表。而社區 機構代表則包括社區青年中心、安 老自助處、中華總會館、華埠商人 協會及Lion Dance Me等。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 本報訊 ) 太平洋煤電集團 (PG&E Corp)子公司近日斥資千萬 元購入聖荷西一棟工商大樓。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根據本 月18日向聖他克拉縣書記處提交 的文件,PG&E集團子公司太平洋 煤電公司(PG&E Co.)斥資1,660萬 元購入南第7街1851號一棟建物, 上址位於斯巴達體育場(Spar tan S t a d i um)和聖他克拉縣園遊會 (Santa Clara County Fairgrounds) 附近。 PG&E發言人馬加隆(Stephanie Magallon)向灣區新聞集團證實這 筆交易,「PG&E收購這處房產旨在 提供PG&E人員額外工作空間,支 援大聖荷西地區的運作」。 資料顯示,賣家是地方建商 Layl ine和全球投資集團凱雷集團 (Carlyle)旗下的「凱雷房地產合夥公 司」(Carlyle Realty Partners),商業 房產公司Lee & Associates仲介哈格 倫德(Craig Hagglund)和全球房地產 服務公司仲量聯行(JLL)仲介雲根 (Joel Yungen)負責這筆交易。 哈格倫德透露,在PG&E收購 前,賣家為該大樓進行翻修和更 新。這筆交易似乎是以屋崙為總部 的PG&E另一種擴大其在聖荷西足 跡的舉措。該公司正向多個領域推 進,包括供電設施升級和新開發項 目。隨著聖荷西市中心越來越多科 技界、房屋和商業項目進行,刺激 用電需求,因此PG&E正在計劃對市 中心兩座重要變電所進行重大翻修。 PG&E又夥同加拿大建商西 岸集團(We s t b a n k)和地方建商 迪拉博(Gary Dillabough)、阿里 拉加(Jef f Arr i l laga)、阿雷奧拉 (Tony Arreola)和拉扎里尼(Mark Lazzarini),在聖荷西市中心建造 4,100戶綠色住宅單位,透過環保 住宅大樓和數據中心網絡為這些住 宅提供電力。這些建議正接受聖荷 西規劃局審查,但目前還沒有具體 開發時間表。 ■美食節還未開幕,這對老外情侶 就迫不及待的在街頭大快朵頤。 記者黃偉江攝 ■死 者 D a v i d Gutierrez。 GoFundMe籌款頁面 清理無家者營地挨告 金山市府付錢了官司 縣警察局長革職聽證 應否公開舉行有爭議 一個無家者倡議組織三年前提 告三藩市政府,以圖阻止市府清理 無家者營地。案件纏訟三年後,雙 方最終達成和解。 新聞網站 S a n F r a n c i s c o Standard報道,市府律師辦公室同 意向三藩市組織「無家可歸聯盟」 (Coalition on Homelessness)支付282 萬元律師費,並定期給予該組織市 府清理營地進度的文件,但和解協 議也容許市府繼續沒收無家者私人 財產的政策。 這份仍需得到縣參事會核准的 協議也許標誌著一場激烈的法律訴 訟結束。該聯盟曾成功爭取法院發 出禁令,要求市府在提供無家者收 容後才可清理營地。但聯邦最高法 院去年裁定,允許全國各地執行禁 止人們在公共場所臥睡的法規。時 任市長布里德隨即加強掃蕩人行道 和公園的無家者帳篷。 根據和解協議,市府仍須於清 理營地前72小時向營地住客發出警 告,市府律師又必須於清場前48小 時或其他例行清理工作前24小時通 知「無家可歸聯盟」律師。這些清理 工作一般都是市府官員於當日早上 開會時才決定的。 但通常由市府專線311投訴觸 發的非計劃性行動,市府清潔工就 毋須預先通知無家者。 協議又要求工務局人員對所沒 收的任何床墊、帳篷或腳踏車等物 品拍照,而「無家可歸聯盟」每月可 進入工務局存放這些物品的倉庫檢 查。 另一方面,兩名身為本案原訴 人的前無家者將各獲得1萬1000元。 如果市府最終選擇改變清理程 序,將必須開始於非規劃性行動前 預先通知無家者。 市府律師辦公室形容,這份和 解協議對雙方來說是雙贏,「雙方 可以著重提供服務和解決無家可歸 問題,相信這份和解協議對各方來 說都是最好結果」。 「無家可歸聯盟」執行主任費登 巴茨(Jennifer Friedenbach)認為, 和解協議對市府權力做出限制,產 生重要機制來確保市府遵守其處理 無家者物品的政策,並期待得到市 參事會批准。 無家者一直抱怨市府工人定期 棄置他們的個人物品,而非應市 府政策規定存放90天。倡議人士認 為,這些清場使人們更難脫離無家 可歸。 本報訊 (本報訊)聖馬刁縣警察局局長 科普斯(Christina Corpus)革職聽證 將於8 月進行,科普斯律師團隊要 求閉門聽證,但有非牟利組織要求 公開。縣府官員回應稱,雖支持公 開進行聽證,但決定權在科普斯手 上。 灣區新聞集團報道,「第一 修正案聯盟」(Fi rst Amendment Coalition)去函縣府,呼籲下月18至 29日進行的科普斯被革職聽證公開 進行,警告閉門進行將違反第一修 正案,恐使縣府暴露在法律風險之 中。「破壞公眾對透明管理革職聽 證的一系列迫切利益,不必要地將 縣民排除於他們投票開始進行的程 序一個關鍵階段之外」。 該聯盟於本月 2 1 日去函科 普斯代表律師馬祖科(T h o m a s Mazzucco),要求撤回反對公開聽 證的要求,又要求對方23日下午給 予回覆。該聯盟提到,任何要求閉 門進行聽證的要求需要公告,並給 予媒體和公眾反對的機會。聯盟 認為,公開進行聽證不僅符合公眾 利益,若科普斯認為縣府指控毫無 根據,此舉也符合她的利益,因為 「公開審判有助加強訴訟程序的真 相調查功能」。 在6月2 7日提交的法庭文件 中,科普斯代表律師團隊引用保護 某些人員資料的《執法人員權利法》 (Peace Officers Bill of Rights),認 為應閉門進行聽證「以免公開傳播 ■聖馬刁縣警察局局長科普斯(右) 革職聽證將於8 月進行。 灣區城市新聞社 「我們是人,不是畜生!」7月19日下午,東灣城市都柏林的 Don Biddle公園傳來震天口號聲,超過500名社區成員、曾遭拘 留者、工會領袖及移民權益倡導者,齊聲抗議移民與海關執法局 (ICE)計劃將已關閉的都柏林聯邦懲教所(FCI Dublin)改建為移民 拘留中心。他們呼喊「拒絕拘留!關閉ICE!」以強烈行動拒絕社區 再次成為壓迫移民的工具。 聖縣一宗當街殺人案 兩少年毆打罪成候判 ■民眾齊聚東灣都柏林Don Biddle公園,反對ICE設立移民拘留中心。 彭一玲提供圖片 ■組織者們繫上千紙鶴,悼念在拘 留所不幸罹難者。(左起:彭一玲、 勵琪、帕克、Jesus Rodriguez)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