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07.24.2025 星期四 B6 美東 一位86歲的華裔女子於7月21日星期一, 在其布碌崙23大道和24大道之間交63街的家中 去世。目前尚未有人被捕。調查仍在進行中。 據警方介紹,21日下午大約1時20分,有 人撥打911報警稱,一名老婦在其布碌崙23大 道和24大道之間交63街的住宅內出了狀況, 希望警察前去查看。警方趕至現場後發現, 這名老婦不省人事,並且沒有反應,急救人 員經過搶救後,當場宣佈這名老婦死亡。警 方表示,死者是86歲的是陶金(Kim To, 姓名 皆音譯)。 7月22日,仍有警員駐守在事發住宅門 口。據在場警員介紹,陶金的後脖頸或後背 處有創傷。法醫正試圖查清死亡原因,以確 定陶金到底是自然死亡還是由犯罪行為所致。 陶金的鄰居薇琪(Vickie)表示,她在出事 街區已經生活了20多年,而且認識陶金。她 對陶金的突然去世感到非常悲傷。陶金平時 很和善。她經常看到陶金在屋外走動。陶金 有兩個女兒,但都沒有和陶金生活在一起。 陶金的兩個女兒和家人在事發後,都已到過 事發現場。 本報記者張之銘紐約報道 震驚社區的曼哈頓大橋致命車禍於22日庭審再揭驚人新內情。肇事司機羅麥羅 (Autumn Donna Ascension Romero)不僅承認酒駕,其車中亦查獲龍舌蘭酒及槍 支與彈藥,與此同時,其辯護律師則提出了車禍「也可能為乘客突然拉轉方向盤所 致」,將車禍推卸予同夥乘客萊克拉芙(Kennedy Lecraft)身上。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 在律師的陪同下,現年23歲的羅麥羅於22 日就此次致命車禍過堂。她與同夥萊克 拉芙涉嫌於7月19日上午7時26分許駕駛一輛 雪弗蘭(Chevrolet)馬里布(Malibu)從曼哈頓 大橋上駛下,在行至包厘街口的行人道三角 區時突然失控,騎上了該三角區,將正坐在 三角區長椅上的63歲華婦郭梅(May Kwok, 音譯)撞飛,倒在包厘街馬路正中;該車隨 後撞上了停在三角區包厘街一側無人在內的 警車以及55歲的騎行白人男子柯魯山(Kevin Cruickshank),巨大衝擊力導致該警車直接衝 進了街對面道明銀行(TD bank)旁的珠寶店, 而郭梅案發時所坐的長椅也直接被撞飛至道 明銀行外。兩名受害人被趕至現場的救援人 員宣布當場死亡,而肇事車輛和被撞警車也 因此完全損毀。 檢方稱,案發後二人曾「在諸多目擊者在 場、且告知他們殺了2個人的情況下」跑出肇 事車輛,試圖搭乘出租車逃離現場。但很快 便被緊追不放目擊者們攔下,並由警方逮捕 歸案。而二人所駕駛的這倆車,則隨後經警 方證實為一輛來自史島租車行Enterprise的車 輛,雖由蘿麥蘿所駕駛,但實則由萊克拉芙 所租賃,只因蘿麥蘿的駕照已被吊銷。且這 輛車因逾期未還,現已被車行報警視作被盜 車輛。 在22日的庭審中,檢方揭露,調查人員 在二人所駕駛的肇事車輛中查獲了一瓶開了 瓶的龍舌蘭酒、一把槍支以及一盒彈藥。羅 麥羅則在送醫治療時拒絕了血液和藥物檢 查,但承認了在案發前自己曾「喝了幾杯」, 承認了酒駕。 羅 麥 羅 的 律 師 格 林 博 格( H o w a r d Greenberg)透露,羅麥羅是一名護士專業的 在讀學生。他亦在辯護中提出了一種新的主 張,試圖將車禍責任推卸給租車的實際名義 人萊克拉芙,指當時坐在副駕駛上的萊克拉 芙拉了方向盤,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我方調查人員得知,同案被告(萊克拉 芙)已為她造成的事故道了歉」格林博格說 道,「假如你我開車去提訊,我坐在副駕駛 上,出於某種原因我抓住了方向盤,而你的 本能神經肌肉反應導致你猛踩了一腳油門。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我們或許能夠預見,我 作為副駕駛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 檢方也特別提及了羅麥羅於4月在布碌崙 肈下的同類無照駕駛肇事逃逸案,澄清受害 人實際未死亡但確實重傷。 最終,法官對羅麥羅裁決以不得保釋, 她的下次出庭時間暫定於週四。 目前面臨2項謀殺指控,以及一項惡性駕 車疏忽殺人、疏忽殺人、肇事逃逸以及非法 持有武器罪。 與此同時,萊克拉芙已於周一過堂,被 裁決以30萬元保釋金額,現收押於雷克島。 ■圖為羅麥羅(左)與萊克拉芙(右)周六被捕畫面。 Citizen 今年首半年全市致命車禍減 布碌崙死亡人數增24% 根據紐約市交通安全倡導組織發布的最 新報告,儘管2025年上半年是紐約市街道有 史以來第二安全的半年,但布碌崙的行人死 亡人數仍然偏高。 「交通替代方案」(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lternatives)和「安全街道家庭」(Fami l ies for Safe Streets)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紐約市的交通事故造成90人死 亡,成為繼2018年後有史以來第二安全的上 半年。「交通替代方案」組織的代表將死亡人 數的下降部分歸功於擁堵收費的實施以及對 街道安全基礎設施,如受保護的自行車道的 投資。 根據該組織的研究,在位於61街以南的 曼哈頓交通擁堵緩解區,今年至今沒有一名 司機、乘客、輕便摩托車騎士或摩托車手」 在車禍中喪生。報告顯示,該區域的整體 死亡人數比「零願景」時代(Vision Zero-Era) 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40%。不過根據報告,雖然今年紐約市其他 大部分地區的死亡人數也有所下降,但有一 個行政區的死亡人數仍然特別高:布碌崙 區。 報告指出,與「零願景」時代的平均值 相比,今年布碌崙的行人死亡人數增加了 24%,駕駛者死亡人數增加了11%。報告顯 示,2025 年布碌崙區超過三分之二的交通 死亡人數是步行時死亡的。根據報告,2025 年死亡的六名兒童中,有四名是被布碌崙的 汽車撞死的。其中兩名兒童在四月死亡,當 時一名駕照被吊銷的司機在中木(Midwood) 的一個十字路口加速行駛並與他們相撞,兩 童的母親也在事故中喪生。 交通替代方案執行董事費納斯( Ben F u r n a s)解釋,在布碌崙街道安全計畫 停滯不前的街區,這包括威洛比大道 (Willoughby Avenue)和法拉盛大道之間的柏 福特大道(Bedford Avenue)區域,該區設立 受保護的自行車道的計劃仍懸而未決,一場 以安全問題和社區關切為重點的訴訟仍在進 行中。 同時,紐約警察局的交通統計數據也顯 示出類似的情況。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 迄今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了27%。布碌 崙北區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了15.4%, 而與同期相比,華裔聚居的布碌崙南部的交 通事故死亡人數實際上下降了25%。 費納斯呼籲民選官員持續改善安全措 施,提高日間交叉路口的能見度,並更 多地使用紐約州的「薩米法案」(Sammy’s Law),該法令將全州車輛時速降至20英 里。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統計顯示,紐約市致命車禍首半年減少。 華埠致命車禍司機承認酒駕不得保釋 律師:或因副駕乘客突轉方向盤所致 庭審中,檢方揭露,調查人員 在二人所駕駛的肇事車輛中查獲了 一瓶開了瓶的龍舌蘭酒、一把槍支 以及一盒彈藥。羅麥羅則在送醫治 療時拒絕了血液和藥物檢查,但承 認了了酒駕。 紐約市警日前公布了一起新式搶劫案。 涉案人員被指以車阻擋目標司機去路,由 此引誘目標司機下車查看情況,繼而展開搶 劫。受害司機則在這起案件中損失逾千元財 物。警方現將涉案人員畫面公佈於眾,面向 公眾尋求線索。 市警消息,這起案件發 生於7月1 3日凌晨2時4 5分 許。案發當時,現年32歲的 受害司機正駕駛著自己的車 輛刑事於傑洛姆大道(Jerome A v e)上。當他行駛到路口 時,一名身份尚有待確認的 男子突然駕駛這一輛車靠近 受害人的車輛,隨後攔住了 受害人的去路。 見狀,受害人遂打開車 門走下車,準備查看強開。 也就在這時,一眾團夥突然 從這輛攔路車上下來,將受害人圍住。隨後 該團夥一邊掏出一把刀指對著受害人做威 脅,一邊強行奪走他戴在脖子上的一條價值 約1700元的項鏈。並在得逞後重返攔路車 中,驅車逃離了現場。 警方現將涉嫌搶劫的男子畫面公佈於 眾。根據警方,涉案男子為一名 非裔,案發當時身穿黑色上衣與 黑色長褲,戴著一頂綠色帽子。 截至發稿,該男子依然在逃。 警方呼籲知情者或目擊者 向警方提供訊息。如有任何 線索,可撥打 NYPD 滅罪熱 線1(800)577-TIP(8477),或登 錄網站 https://crimestoppers. nypdonline.com,或在推特上聯 繫@NYPDTips,向警方提供線 索。所有舉報信息均將嚴格保 密。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攔路引誘司機下車搶劫財物 涉案非裔男嫌在逃 86歲華女布碌崙家中去世 後脖頸或後背處有創傷 ■圖為涉案男嫌。 NYPD 布碌崙福哈明頓堡 慶祝建立200周年 位 於 布 碌 崙 南 區 的 維 拉 沙 努 橋 (Verrazzano Bridge)的美國陸軍駐軍福哈明 堡(US Army Garrison Fort Hamilton)是全國 第四古老的現役軍事哨站,該哨站最近剛慶 祝了其200周年誕辰。 美國陸軍駐軍福哈明頓堡由曾為拿破崙 (Napoleon Bonaparte)服役的法國前軍官伯納 德(Simon Bernard)設計。伯納德於1816年移民 美國並加入美國陸軍。這座以美國國父亞歷山 大·哈明頓(Alexander Hamilton)命名的歷史遺 址始建於1825年,並於1831年7月竣工。 作為港口防禦網絡的一部分,福哈 明頓堡與史丹頓島上的沃茲沃斯堡(F o r t Wadsworth)和湯普金斯堡(Fort Tompkins)一 起,承擔著兩項主要任務:支援對試圖穿越 紐約市港口主要入口——窄道的敵艦的攻 擊;以及保衛自身和窄道上的其他堡壘免受 來自陸地的敵方攻擊。 南北戰爭期間,福哈明頓堡曾作為美國 第三步兵團的招募中心和總部。第一次世界 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作為登船港 的一部分,作為部隊的集結地,也是第一步 兵師(也被稱為「大紅一師」)的駐地。 在建造維拉沙努橋期間,堡壘的許多 原始建築被拆除;但仍有一些建築保留了 下來,包括上校街(Colonel's Row)、福哈明 頓堡社區俱樂部(Fort Hamilton Community Club)和海港防禦博物館(Harbor Defense Museum),這些建築於1974年被指定為歷史 地標。海港防禦博物館是紐約市唯一的陸軍 博物館,展出了一系列從美國獨立戰爭到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文物。 如今,被形容為「紐約市美國陸軍的面 孔」的福哈明頓堡仍然是紐約市區唯一的現 役軍事基地。這裡是現役陸軍士兵、預備役 軍人和國民警衛隊成員及其家屬的駐地,為 約5萬名退伍軍人、退休人員、國防部文職員 工、軍人及其家屬(無論在崗或離職)提供基 本服務。 根據歷史,該基地是美國陸軍工程兵團 北大西洋師的所在地,北大西洋師負責管理 從新英格蘭到維吉尼亞州以及整個歐洲的陸 軍工程區。此外,這裡還擁有美國第二大陸 軍徵兵營和軍事入口處理站。 據報道,駐紮在福哈明頓堡的國民警衛 隊和後備役部隊在該地區執行各種任務,與 當地、州和聯邦合作夥伴攜手合作,確保紐 約市交通樞紐的安全。最引人注目的是,國 民警衛隊的聯合特遣部隊「帝國之盾」(Empire Shield)在2001年9月11日襲擊事件中被啟動。 在新冠疫情期間,紐約國民警衛隊第24大規 模殺傷性武器民事支援小組為聯邦緊急事務 管理局(FEMA)和全市緊急行動提供支持,包 括在賈維茨中心。 福哈明頓堡指揮官梅麗莎·坎特韋爾上 校(Col. Melissa Cantwell)說:慶祝這兩個里 程碑都很重要,我們不僅緬懷我們豐富的歷 史遺產,也緬懷那些250年來保衛國家以及 仍在繼續服務的勇敢男女軍人。她說:我們 慶祝福哈明頓堡為布碌崙和紐約市服務200 週年。從最初的港口防禦基地,到如今為國 防部人員和國民警衛隊聯合特遣部隊提供支 持,福哈明頓堡一直屹立在狹窄地帶,守護 著這座城市的人民、土地和商業。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在福哈明頓堡上可眺望宜人海景。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