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7.25.2025 星期五 台灣財經 首日掛牌 台新新光金跌慘 股本大膨脹 或攤薄股東權益 據《工商時報》、鉅亨網報道,, 台新新光金2 4日跳空開低 跌幅逾5%,10分鐘即爆12萬張 巨量,至收市時,跌幅擴大至 6.32%,每股16.30元(新台幣,下 同)。 新新併據雙方股東會同意, 換股比率為每持有1股新光金股 票,可兌換0.672 股台新金普通 股,與0.175股台新金「辛種特別 股」,市場專家換算,以新光金下 市前最後價格11.8元算,換成台新 金有16%以上的溢價,不過台新 金23日收市價17.4元來看,套利淡 間縮小。 從基本面來看,金融圈人士指 出,這次台新與新光合併,對台新 金而言,主要是鎖定壽險獲利動能 加持,再加上銀行結合保險通路聯 手。 不過,後續將面臨諸多磨合 期,預期新新併完成後將是機會與 挑戰並存局面,尤其新台幣後續 升值、明年IFRS接軌等問題,此 外,新光金旗下壽險業務長年處於 淨值壓力、利差損沉重,勢必是整 併後首要治理課題。 市場專家則認為,台新金原本 股本約1400億元,吃下新光金之 後,預計會膨脹到2000多億,這樣 一來,原本台新金的股東權益可能 會被攤薄,尤其是如果新光金的獲 利能力無法快速拉上來,整體的淨 利將會被嚴重稀釋。 另外,合併後台新金除了原有 的台新人壽之外,還要全盤接手新 光人壽的資產與負債,等於加倍承 擔風險,從資本適足率來看,勢必 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壓力。 市場分析,新新併不只是財 務結構合一,也牽涉兩家體系、 文化的整合,後續將面臨諸多磨 合期。 ■台新新光金控24日在台北舉行合併揭牌儀式。 中央社 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後一舉躍升為島內第四大金控,資產規 模超8萬億元(新台幣,下同),僅次於國泰金、富邦金以及中信 金。但更名為台新新光金後的上市首日,在賣壓湧現下,新開局 出師不利,股價出現重挫走勢,市場推估與套利籌碼有關。 ▍本報訊 ▍ 經濟觀察 近 期 景 氣 不 佳,加上房貸限制 多,不少購屋族若 不 是 要 信 貸 補 缺 口,就要靠信貸度 時機,聯徵中心最 新統計,全台同時 持有房貸、信貸的 人數創歷史新高。 《工商時報》報 道,據聯徵中心統 計,自2012年至2019 年間,雙貸族人數 均約在28至29萬人左 右,不過自2020年 起,雙貸族人數大幅 增加,過去一年甚至 大增3萬人。 不僅雙貸族人 數創下新高,貸款 金額也持續飆高, 目前雙貸族每人平 均背負的房貸金額 高達619萬元、信貸 金額約112.8萬元, 亦是歷年最高,相 當於過去六年間雙 貸族背負房貸增加 近200萬元、信貸也 增加40萬元,若與 2012年相較,過去 13年來雙貸族背負 的房貸、信貸金額 均倍數成長。 大家房屋企研 室公關主任賴志昶 表示,自疫情後的 房市景氣多頭,全 台房價大漲,初期 在房市過熱期間, 不少購屋族看到市 場持續火熱,就算頭期款資金 不足,也寧願經由信貸補上資 金缺口,但在近期限貸氛圍濃 厚,此類雙貸方案已少見於市 場,近期適逢貸款延撥情況, 雙貸人數仍持續攀高,除房價 高漲有關之外,股市投資風氣 較盛,亦吸引有房族持續向銀 行借錢加碼投資。 歷經多次波折、橫跨逾20年 的整併談判,台新金控與新光金 控終於在24日正式合併,成為島 內資產規模排名第四的大型金控。 新新併是在今年3月底,經金 管會正式通過核准。台新金董事 長吳東亮先前指出,合併後的新 金控擁有1000萬個客戶、股東接 近100萬人,員工多達3萬人為很 大的新平台。 吳東亮指,自己願意提出承 諾,面對未來責任更大、工作更 多的重擔,首要之務是以一年半 至二年時間,完成旗下四大子公 司整併。 新新併後除財務與品牌整合 備受矚目,內部高層人事布局 與職務調整,更成為市場關注焦 點,未來包含新金控高層人事布 局變化、新光人壽接軌新制及後 續是否需要增資、兩家金控員工 整合,以及能否提升營運規模, 都受到外界關注。 市場分析,兩金控合併後總 人力將突破3萬人,但重疊職能與 分行通路布局高度重複,預料短 中期內約有1200至1500人面臨調 整與再配置,主要集中於分行營 運、行政支援與壽險通路重疊區 塊。 且台新金去年才啟動史上最 大高層人事異動,當時吳東亮形 容是「新的世代交替」,今年新新 併的人事安排備受關注,尤其金 控總經理林維俊是否續任等議題。 林維俊先前強調,希望所有 主管都能留下來一起打拚,也提 到目前新光金總經理陳恩光,未 來會是得力副手,希望一起努力 經營金控公司,新的金控組織架 構,還要請顧問公司一起討論, 知道架構才能選適當的人填入各 職位。 金控公司董、總很明確就是 各一個,但其他主管職缺都還要 再討論,因為架構長得不一樣, 未來台新新光金控是銀保證都大 的金控,權限應放在總公司,要 有多少幕僚都要重新盤點。據 悉,合併後金控總經理仍將由林 維俊掌舵。 資產規模衝金控第四 人事布局成焦點 新新併不只是財務結構 合一,也牽涉兩家體系、文 化的整合,後續將面臨諸多 磨合期。 六年 大增 十萬 人 雙貸 族逼 近四 十萬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