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07.26.2025 星期六 美國經濟 Google多管齊下應對ChatGPT 美股財報季 AI企業亮眼 推出更多AI功能 加大資金支出 需求減弱 消費產業陷不確定性 首先,Google將重點明確轉向領 先的AI模型與產品開發。據鉅 亨網綜合報道,CEO Sundar Pichai 強調,AI正「積極影響業務的各個 部分,推動強勁的成長動力」,並表 示公司在AI前沿「以驚人的速度領 先並出貨」。在消費者端,Google已 推出多項廣受歡迎的AI功能,比如 Gemini、AI Mode等。 為支持這些AI產品的快速擴張 與需求,Google計劃將支出從750億 美元增至850億美元。Pichai解釋, 這是為了滿足雲端產品與服務的需 求增長,特別是AI基礎設施的投資 至關重要,儘管數據中心和雲端運 算基礎設施面臨「供應緊張環境」, 且額外投資需時間才能產生效益。 分析師認為,這是必要的投資,因 為限制Google成長的唯一因素是AI 和雲端解決方案所需的運算資源限 制。 除了內部創新,Google還與其 在AI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OpenAI 建立了「危險的夥伴關係」。儘管 ChatGPT被視為Google搜尋業務的 威脅,OpenAI同時也是Google雲 端的重要客戶。OpenAI近期已將 Google雲端添加到其雲端運算服務 供應商列表中,與微軟和甲骨文 並列。Pichai對此合作表示「非常興 奮」,強調Google雲端是一個「開放 平台」,並期待「在雲端方面」加強與 OpenAI的合作關係。這一策略舉動 對Google具有「象徵性和戰略性」意 義,展現了其雲端的「規模」與「速 度」,並凸顯Google自有的AI技術堆 疊正在「悄然轉變為一項競爭資產」。 目前,Google面臨挑戰與不確 定性。市場對其AI投資「貨幣化速 度」仍存疑問。同時,Gemini等產 品的業務模式以及它們對Google搜 尋查詢量分流的影響仍不清晰。 ■為應對ChatGPT, Google首先將重點明 確轉向領先的AI模型 與產品開發。 路透社資料圖片 自駕技術公司Mobileye於24日 美股盤前公布2025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6/28)財報,營收表現優於市場 預期,顯示汽車產業對先進駕駛輔 助系統(ADAS)的投資逐步回穩。值 得注意的是,Mobileye還宣布上調 2025會計年全年營收預測,預期自 動駕駛芯片的需求將在客戶去化庫 存後逐步回升。 Mobileye表示,目前已觀察到 車廠開始恢復下單,此前因疫情導 致供應鏈失衡,過去幾年出現庫 存積壓、壓抑需求。該公司CEO Amnon Shashua指出,自4月底以來 產業供需更為清晰,因此公司決定 上調全年營收展望,但仍維持審慎 態度,觀察宏觀經濟可能帶來的變 數。Shashua表示,2027年將成為 Mobileye的重要轉折點,預計未來 幾款新一代駕駛輔助產品將帶動營 收強勁成長。 儘管美國政府今年稍早宣布對 進口汽車及零組件加徵關稅,引 發車市震盪,包括保時捷與奧迪 等Mobileye客戶開始調整供應鏈配 置,但該公司預期自身受影響程 度有限。公司曾在4月說明,由於 其產品由客戶進口,美方關稅對 Mobileye本身衝擊相對較小。 Mobileye高層在財報會議上進 一步指出,雖然關稅政策持續存 在,但目前尚未見到客戶出現第四 季拉貨減緩的跡象,市場對搭載 Mobileye技術車款的需求仍維持穩 定,顯示關稅對產量與消費端影響 有限。Mobileye最新預測,今年全 年營收將落在17.7億至18.9億美元區 間,高於先前預估的16.9億至18.1億 美元。第二季營收為5.06億美元, 優於市場預估的4.81億美元。 自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AI) 熱潮以來,投資者就一直渴望知 曉,巨額的AI相關投資是否真的為 企業帶來了回報。而摩根士丹利(簡 稱大摩)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據財聯社報道,大摩最新一期 的AI採用者調查顯示,AI的曝光和 採用率明顯在上升。具體而言,調 查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裏,金融 行業已經看到了與AI相關的回報。 在保險公司中,自2025年1月以來, 採用者的比例從48%上升到71%。 在同一時期,金融服務公司的採用 者數量從66%增加到73%。 大摩發現,近30%的耐用消費 品和服裝類公司增加了對AI的關注 度,即增加了對AI技術的參與度。 總體而言,這類公司採用AI的比 例從20%上升到44%。AI在消費領 域的應用很大一部分來自供應鏈優 化,例如Target和沃爾瑪等零售商 正在使用這項技術來管理庫存。 在房地產行業,32%的房地產 投資信託基金(REITs)目前與AI技 術的接觸也比1月調查時明顯要多。 大摩美國REIT和商業房地產研究主 管Ron Kamdem表示,在公共REIT 和商業房地產服務行業的52.5萬個 崗位中,大約37%的任務可以實現 自動化。例如,租賃服務、物業管 理和風險管理都是可以通過AI提高 效率的房地產領域,其中最大的收 益來自房地產行業經紀人和服務部 門的自動化。大摩補充說,在盈利 修正方面,接觸AI的公司明顯領先 於那些沒有整合AI技術的公司。 報道稱,AI相關企業在上季度持 續賺進大量資金。英偉達供應 商SK海力士受AI芯片需求旺盛與 客戶為應對潛在美國關稅提前囤貨 的推動,創下歷來最佳單季獲利; 印度IT服務供應商Infosys則將全年 營收成長預期範圍,由0至3%上調 至1%至3%,符合分析師預期。前 Medtronic董事長Bill George表示, 「科技業正全速推進……銀行業也處 於非常強勁的狀態」、「其他產業將 面臨成長困境。」 相比之下,消費性企業則沒那 麼樂觀。全球最大包裝食品公司雀 巢指出,由於價格仍高,消費者轉 趨節省,導致對大品牌的需求轉 弱。美國航空業者西南航空與美國 航空皆警告,近期美國旅遊人次下 滑,顯示消費者對支出仍保持謹慎 態度。玩具製造商孩之寶與美泰兒 表示,關稅的不確定性對業績構成 逆風。 與此同時,汽車製造商是受關 稅影響最深的產業之一。車廠試圖 避免漲價,自行吸收高額關稅,這 恐導致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損 失。金屬、銅與汽車零件的關稅讓 企業更難因應貿易政策變化。韓國 現代汽車表示,第二季營業利潤年 減16%,並指出美國關稅已造成其 8280億韓元(約6.07億美元)損失,預 期本季損失將更嚴重。通用汽車仍 預計今年其稅前獲利將減少40億至 50億美元。特斯拉CEO馬斯克日前 表示,美國政府削減對電動車的補 貼,或使公司在未來面臨「幾個艱難 季度」。據了解,特斯拉上季銷售創 十多年來最差紀錄。企業能否持續 承受這樣的壓力仍有待觀察。 營收勝預期Mobileye上調全年財測 大摩稱AI應用在三大領域有回報 除了內部創 新,Google 還 與其在 AI 領域 的最大競爭對手 OpenAI 建 立 了 「危險的夥伴關 係」。 全球最大包裝食品公 司雀巢指出,由於價格仍 高,消費者轉趨節省,導 致對大品牌的需求轉弱。 ChatGPT對Google搜尋 業務構成的潛在威脅,被視為 Google歷來面臨的最大威脅之 一。在Google最新的財報會議 上,公司表態,正在採取多管 齊下的策略來應對並化解此一 挑戰。 據路透社報道,在美股本 財報季公布期間,聚焦人工智 能(AI)的企業表現亮眼,其他以 消費者為主要客群的企業則顯 得黯淡。 ▍本報訊 ▍ ▍本報訊 ▍ ■在美股本財報季公布期間,聚焦人工智能(AI)的企業表現亮眼。 路透社 美國芯片大廠英特爾近日宣 布將裁員15%,新任CEO陳立 武提出了一項藍圖,旨在打造一 家更精簡成本、流程的芯片製造 商,並表示不會再開「空頭支票」。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計劃是 陳立武在今年3月上任後,為扭轉 這家芯片製造大廠頹勢所採取措 施的一部分,英特爾先前已剝離 旗下業務、裁員並重新分配資源。 作為裁員計劃的一部分,英 特爾財務長David Zinsner表示, 公司試圖採取「手術式」裁員,並 精簡中階管理人員,英特爾已經 裁掉了公司大約50%的層級。這 一波人力調整,英特爾將從6月底 報告的96400名員工基礎上進行裁 減,並計劃在年底前,將員工總 數進一步削減至75000人。 英特爾表示,剩餘的裁員將 通過自然流動減員和「其他方式」 進行。 據《Investopedia》報道,IBM 在24日股價重挫逾7%,因第二季 財報中的軟件收入成長略低於預 期。但市場仍看好IBM。 IBM於23日盤後公布財報, 營收達169.8億美元,年增8%, 經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2.80美 元,均優於Visible Alpha匯整的市 場預期。但IBM軟件收入為73.9 億美元,略低於市場共識74.3億 美元。IBM股價24日雖然一度大 跌8%,今年以來仍上漲約18%。 瑞銀分析師指,IBM上季軟 件部門營收的機能性成長為5%, 低於前兩季的6%和8%。他們雖 維持對IBM股票的「賣出」評級, 但仍將目標價從195美元上調至 200美元。 美國銀行分析師則將目標價 從320美元下調至310美元,但維 持「買進」評級。他們表示,儘管 IBM軟件業務表現平平,使得今 年下半年成長需用成績來證明, 但仍看好公司發展長期軌跡。 應對代工挑戰 英特爾擬裁員15% IBM股價顯疲弱 分析師逆勢喊買 企業觀察 據CNBC報道, 微 軟 C E O 納 德 拉 (Satya Nadella)在內 部備忘錄承認,2025 年至今已裁員超過 1.5萬人讓他深感沉 重。不過,該公司股 價最近首度突破500 美元,反映投資者對 成本控制的肯定。 報道稱,納德 拉表示,「首先,我 想談談一直讓我深感 沉重的事,也是我知 道你們許多人在想 的:最近的裁員。」 他說,「這就是在沒 有持久競爭優勢產業 中成功的難題。進步 不是線性的,而是動 態的,有時不協調, 而且充滿挑戰。但這 也是我們塑造、引領 並產生比以往更大影 響力的新機會。」 微軟裁員反映科 技業整體趨勢,據統 計,2025年至今已有 超過8萬個職位被裁 撤。近幾個月在社交 媒體上,一些微軟員 工對公司裁員感到失 望。微軟是全球市值 第二高的上市公司,僅次於英 偉達,後者所生產的GPU已是 AI競賽的關鍵。 納德拉回顧微軟過去10年 「讓全球每個人和每個組織都 能成就更多」的企業使命,以 及AI興起如何顛覆這個目標。 他說:「在AI時代,賦能是甚 麼意思?不只是為特定工作 或任務開發工具,而是開發讓 每個人都能自己創造工具的工 具。這就是我們正在推動的轉 變——從軟件製造商轉型為AI 智能引擎,讓每個人和組織都 能打造實現目標所需一切。」 CEO 微軟坦承 裁員 壓力 沉重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