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C6 07.26.2025星期六 副刊 今年一月一日香港黃金交易所正式營 運,上星期舉行首屆董事會就職典禮。黃 金交易所前身係大家熟悉嘅金銀業貿易 場,今年踏入一百一十五年,講返歷史原 來一九一○年成立時叫做「金銀業行」,到 一九一八年至改名為「金銀業貿易場」。 早排見到香港黃金交易所主席張德熙 (Haywood),除咗恭喜佢帶領貿易場轉型 至交易所,亦同佢講古論今。據張兄講, 金銀業貿易場到一九七五年已經成為香港 唯一嘅黃金白銀交易所。點解當時唔改名 做交易所?佢講返當時冇人用「交易所」這 個term,一般都係叫銀號之類,所以決定 叫貿易場。 由貿易場轉型為交易所,當然唔係改 名咁簡單,佢形容過程要先「過五關」。由 原來社團轉為有限公司並唔容易,要將貿 易場嘅業務、牌照、交易身份等等,轉去 一間新註冊公司需要經過五個部門,包括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因為會員有選舉權)、公司註冊處、證監 會和立法會。另外對內要游說會員同將貿 易場規條除舊迎新,包括原有章程刪除咗 三、四成。 過程咁艱辛都要註冊改名,一個最主 要原因係正名。張兄認為,佢哋實實在在 係香港唯一實物黃金白銀交易所,全球都 有證券交易所,點解自己仲要叫貿易場? 而且之前因為社團身份,想進一步拓展同 世界接軌,外資機構對同社團合作會有所 保留。公司化之後,企業透明度更高,監 管更嚴謹,國際機構參與度更高、更直 接。 香港係四大黃金市場之一,「九九金」 和後來嘅「九九九九金」係我哋本土品牌, 外國人知道「両」(tael)可能都係因為香港 黃金交易。張兄更提到,每年農曆年後第 一個交易日,整個亞太區交易第一口定價 喺香港,全亞太區嘅黃金定價權亦喺香 港。 而要保持呢塊金漆招牌,其中一重點 係要優化黃金交易同令佢年輕化,因此貿 易場幾年前設計推出數碼黃金。首先數碼 黃金可以將黃金細化,切割到一克都得, 再放上區塊鏈發數碼幣,而且有佢哋監管 實物黃金,買家可以一對一兌換實物黃 金。 年輕人傾向網上投資,用手機app好 容易可以買到一克金,賣出亦方便,仲 可以隨時喺手機check價格升跌。另一方 面,配合政府積極將香港打造為國際黃金 交易中心,張兄覺得第一步可以先喺一帶 一路鋪設一條「黃金交易走廊」,由香港擔 當超級聯繫人角色,連結有黃金需求同供 應嘅國家、投資者。 張兄同黃金結下不解緣,黃金對於佢 嚟講係情人、事業?佢直言黃金係佢「救 命恩人」,因為佢係冒險家性格,投資有 賺亦有犯錯嘅時候,而因為佢一直持金, 所以每次投資失誤黃金都幫佢保本,甚至 因為剛好有升浪而抵銷大部分損失。講 起至愛黃金,張兄有好多新諗頭,我亦祝 港金所喺佢帶領下繼續金機在握、金通四 海! 香港黃金機遇 C h a t 麗新餐飲集團為慶祝開業十八 周年,旗下餐廳推出各種優惠和 禮遇,為了尋找Jack蘇,近日跟太 座和兒子到海洋公園萬豪酒店的 「Ciak及Prohibition」扒房餐廳食周 末早午餐,成人每位五百六十八 元,小童二百六十八元,包豪華自 助沙律吧、無限添加的精選意大利 薄餅和意大利麵、是日餐湯(同樣 是無限添加),主菜任擇一款,包 括馬達加斯加大蝦、西班牙黑毛豬 架、澳洲草飼西冷、美國安格斯 肉眼、美國羊肋排骨和美國頂級牛 腰肉。甜品也有多款,包括幾種雪 糕、芝士餅、柚子撻和水果拼盤 等,同樣是無限添加!飲品則汽水 果汁免費任飲,若要飲埋紅白餐 酒、烈酒和啤酒,只需另加三十八 元,未食已經有種暈眩感覺,因為 實在真的太抵! 一家三口坐在窗邊小枱,每人 先來杯果汁,跟着到沙律吧自取食 物,沙律吧包羅萬有,沙律款式固 然不少,番茄、燈籠椒和菇菌等菜 蔬齊全,此外還有沙樂美腸和火腿 等凍肉、肥美香甜的自家醃製三文 魚和吞拿他他,炸物則有薯片、炸 雞、炸南瓜和烤蝦,每樣少少已經 把大碟堆得滿滿! 食完沙律,侍應為我們送上新 鮮出爐的意大利薄餅,「Ciak」薄餅 亞洲首屈一指,我們食了三款,分 別是用五種芝士作餡的五式芝士薄 餅,以番茄、莫扎瑞拉芝士和羅勒 作餡的瑪格麗特薄餅,及用自家製 香腸、蘑菇和莫扎瑞拉芝士作餡 的格爾恰薄餅,餅皮香脆,餡料 鮮香,一食難停。Pasta是我的最 愛,無論多飽也一定要食,今次食 的是傳統和牛肉醬闊扁面,麵條彈 牙,肉醬鮮香,跟着飲碗清甜的粟 米湯,主菜我們食的是澳洲草飼西 冷、西班牙黑豚豬架和美國羊肋排 骨。 甜品我們揀了芝士餅、士多啤 梨雪糕和水果拼盤來分享,最後飲 杯香濃咖啡,為這頓食了兩個多小 時的周末brunch完美作結。這裏閒 日午餐更是買一送一,暑假不外遊 的話,不妨來這裏搵搵Jack So! Ciak抵食午餐 ■精選意大利薄餅美味非常。 ■ 越多狀元讀醫 對香港越好 健康守護者 重拾黃太的家常味道 肌肉是人體中最大的器官,約佔體 重的三到五成。肌肉不只是讓我們能 夠行走、跑步或搬重物,還參與多項 身體的重要代謝過程,包括能量、血 糖、和蛋白質等的新陳代謝。調節血糖 水平方面,肌肉是身體中主要利用血糖 的器官,約有七成五的葡萄糖運用是被 肌肉吸收和使用。這代表肌肉能幫助穩 定血糖,降低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的 風險。肌肉是身體最大的能量(肝醣, glycogen)儲存庫,當身體需要能量時 (如運動、或空腹),肌肉能迅速分解肝 醣來供應能量,維持血糖穩定。肌肉同 時是身體最大的蛋白質儲存庫,有充足 的肌肉量才能夠維持身體蛋白質儲備, 當身體需要修復組織(例如病後復元, 傷口修復)或在飢餓狀態下,肌肉會釋 放氨基酸,支持其他器官的蛋白質合成 和能量需求。 肌肉組織即使在休息狀態時也比脂 肪消耗更多熱量。擁有較多的肌肉量, 能提升整體基礎代謝率,幫助維持健康 體重、促進脂肪燃燒、預防肥胖。肌肉 在收縮時會分泌多種有益的生物活性物 質(統稱為肌肉激素,myokines),這些 活性物質有助增強免疫 系統功能,和減少慢性 發炎,繼而降低心血管 疾病、糖尿病、失智症 的風險。 保持良好的肌肉健 康,還能夠帶來其他多 方面的好處,包括肌肉 收縮時施加在骨骼上的機械力刺激骨質 生成、預防骨質疏鬆;強壯的肌肉能夠 保護關節,減少跌倒與骨折風險;肌肉 釋放的myokines具有保護神經細胞、促 進大腦健康的功能、降低認知功能衰退 和失智症風險;透過改善血糖代謝、降 低血脂、調節血壓以及其抗發炎作用, 肌肉能有效降低心臟病、中風等風險; 透過蛋白質儲備庫的功能,肌肉能夠增 強復元力,在生病、手術或創傷後加速 復元;研究發現,擁有較高肌肉量的癌 症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更好,併發症 較少,存活率往往更高;強健的肌肉讓 人行動自如、充滿活力,減少跌倒和骨 折風險,減少疼痛與疲勞感。 我們應保養這「健康守護者」。「養 肌」的最佳方法是肌肉力量訓練,每周 至少進行兩次針對主要肌群的抗阻力運 動。這不一定要上健身房,使用彈力帶 和啞鈴,或利用自身體重進行深蹲、弓 箭步、伏地挺身(push up)、橋式、平 板支撐等,都極為有效,關鍵是逐步增 加強度(重量、次數或組數),諮詢專業 教練效果更佳。蛋白質是肌肉合成的基 石,每餐均攝取優質蛋白質(如豆類、 魚類、雞肉、雞蛋、乳製品、 豆製品等)。日常生活維持活動 量,避免久坐不動!日常多走 路、爬樓梯、做家務,都是累 積活動量的好方法,定時進行 帶氧運動(快步走、游泳、騎單 車),有益整體心肺代謝健康, 能夠與抗阻力運動相輔相成。 黃太的第一個孫出世,再不能 兼顧我家的家務,湊孫喎,實在 替她高興。屈指一算,已經十二年 沒吃黃太的手勢了,兩星期前往英 倫一遊,專程探望她一家,並且毫 不客氣要求到她家吃飯,她隆重其 事,與老伴在廚房忙了一整天。 今次沒有公告英倫之行,期間 還飛了一轉去直布羅陀和西班牙 馬拉加,行程非常緊湊。在英國的 朋友太多,怕順得哥情失嫂意,又 怕打攪人家,於是專程只往幾個城 市與分別與幾個相識半世紀的舊同 學、好友相敘,而我家視黃太為親 人,她自我兒三個月大起照顧他至 十歲,有份撫育他成長,如今他剛 大學畢業,實在應該感恩。 重掌廚務,有好幾次兒子特 別要求我做Auntie的味道,唯有打 電話問黃太,照辦煮碗,兒子才愜 意。 世上任何一處地方,都是靠山 吃山,靠海吃海,所以各 有風味獨特的地方菜。不 過,移民外地的人如今一 樣吃到家鄉風味,事關運 輸便捷,食材唾手可得, 又得電訊網絡發達,烹 調知識有字有片供參考指 引,多做幾次就煮出有模 有樣的食物。 華人特別厲害,有華 人的地方,總是不缺家鄉 食材,中式超市像雜貨舖,中式調 味料固然不缺,執齊各種材料煲老 火湯也非難事。所以,黃太這頓家 庭飯,沒有半碟是歐陸菜式,猶如 身在香港。 滿桌都是大菜,但印象最深刻 是那缽清齋。想不到她想到煮一盤 齋!她心思真細,知道我來英吃炸 物和肉類一定很多,便煮一道清齋 出來讓我清腸胃。我間中在家也會 煮齋,以調和外出飯局吃得太多山 珍海錯。 煮齋其實頗傷腦筋,事關材料 非常多,至少八、九種以上,如 何選擇和配搭因個人喜好而定,但 每種材料卻只需少許,試問如何只 買十頂冬菰仔、兩條枝竹、一紮粉 絲、幾瓣黃芽白、十幾條金針、二 両雲耳……所以每次煮齋,都煮一 大煲,然後將之冷藏日後吃。 一道清齋,回味了她的家常味 道。 插圖:Charlie 有老友同我講,香港DSE放榜,有 十六個狀元,不過同我話大多數狀元會 讀醫是有所出入。有報章話三分一狀元 未擬習醫,老友可能被報章誤導,如果 霎眼睇,會以為只有三分一狀元讀醫, 睇清楚其實係十六個狀元之中,有十一 個讀醫,超過三分之二,但有傳媒唔會 話超過三分二狀元擬習醫,反而會話三 分一狀元未擬習醫,唔算誤導,但報道 手法有些特別。 有很多人不明白,點解有咁多狀元 鍾意做醫生,老實說,做醫生唔係搵好 多錢,這是社會反映出來,一個越富裕 社會,會產生越多狀元,而狀元之中, 大多數是富二代,家境清貧出到狀元唔 係冇,而是很少,富二代的父母都有蘇 東坡思維,但願生兒愚且魯,無憂無慮 到公卿,唔希望子女跟着他們在商場打 滾,希望他們可以做一份受到別人尊重 的職業,做醫生是最好選擇。 現今醫學世界並不需要神農嘗百草, 醫術不是不重要,但醫德才最重要,否則 李時珍、華佗也無用武之地。但係呢個世 界,總有醫生想賺到盡,建議病人採取無 可無不可的療程以及手術。對於有錢的病 人來說,只要被說服到,當然冇問題,但 對於家境普通的病人,就會因而多了顧 慮,甚至是壓力。所以做醫生,除了要揀 個醫術好,也要碰運氣,撞到個有醫德兼 不是賺錢為上的。 有老友話我年紀咁大,一定做過好 多次手術,我講都冇人信,一次手術都 未做過,十幾年前我認為自己太肥,應 該要通波仔,在醫院搵了一個不認識的 醫生,當時我已經上了手術床,打了麻 醉針,醫生再睇我的報告,同我老婆講 我不用通波仔。為安全計,做多一次顯 影,最後發覺我的血管有百分之八十幾 暢通無阻,或者是塞了十幾個巴仙,不 需要通波仔。醫生話冇必要的手術是不 會做,幾十萬手術費都冇收,這就是醫 德。在很多地方,唔需要開刀都照開, 更何況是我主動要求,至今我仍然未做 過一次手術,只是每半年抽下血,見下 醫生。 幾年前,有老友話去外地做體檢很 平,幾百元可以搞掂,於是身體力行, 做完之後睇份報告,嚇到自己暈咗,差 不多所有零件都要換,都唔知要幾多錢 埋單。我叫老友回港搵個私家醫生做多 次,可能要使兩三萬,但唔需要換咁多 零件。幾年之後,老友乜事都冇,仲話 聽聞同時間有一些人在外地換了零件, 但受到排斥,早已登極樂世界。我覺 得,一個七十歲老人,換十幾歲人零 件,身體又點會唔排斥,年紀大了,就 要接受現實,活了超過七十歲已經是高 壽,如果逆天而行強行換零件,不如隨 遇而安,享受晚年生活,正常保健已經 足夠。 梁家權攝 陸叔開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 兼投資策略顧問,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岸 上 逍 遙 葉澍堃,在政府工作了三十多年後, 決定退下來,享受人生,吃喝玩樂,岸上逍遙。 香港係四大黃金市場之一,「九九金」和後 來嘅「九九九九金」係我哋本土品牌。 是 非 非 是 醫 道 岑信棠,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 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 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只 能 回 味 梁家權,資深新聞工作者。 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 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 、《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 、《天橋底的牛丸》。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