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12 07.28.2025 星期一 港聞 李家超稱多方面拆牆鬆綁推動港發展 《施政》首場地區諮詢會 市民踴躍提民生經濟問題 21司局長出席諮詢會 感受社會同心合力積極氣氛 市民指返工忙 倡政府助求偶刺激生育 21名司局長昨日隨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 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 第一部分由李家超和司局長聽取市民發表意 見,涵蓋議題廣泛,包括土地房屋、交通運 輸、創新科技、金融發展、文化體育等。第 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出席市民獲分為4組,分 別圍繞「拼經濟謀發展」和「惠民生建未來」兩 個主題。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社交平台表示,大 家都希望把社區建設得更好,市民的建議對 政府工作很重要,希望通過這些諮詢會聽取 各方想法,達成共識,讓政策更符合實際需 要、執行更到位。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諮詢期間有 13位市民就多個民生問題提出建議,範圍 包括協助婦女就業、興建醫院、協助青年創 業、建立和分享獨居老人資料庫、增加學校 資源應對青少年健康問題,他讚揚市民提出 的意見很全面和接地氣。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在交流間深感 市民對民生及社區安全的重視,不少市民更 留下來表達意見,好感謝每一位市民提出的 問題、期望及建議,會積極跟進收集到的寶 貴意見,特別是關於地區治安、防罪滅罪、 網上防騙等建議。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昨日有不少市 民提到青年置業、如何透過空置商舖支持青 年發展等,當她解說房委會為青年朋友提供 更多資助出售房屋的置業機會、「共築.創業 家」計劃已經進行到「2.0」,因為有商界朋友 的參與,現時參加的公私營舖位已經有60個 時,見到現場不少市民都紛紛點頭,讓她感 受到社會同心合力的積極氣氛。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不少市民昨日趁著特首李家超出席首場 《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提出訴求,有市民關 注生育率問題,指現時年輕人上班時間長「無 時間識女仔」,又笑言「電視節目嗰啲(配對) 太高、太靚喇」,建議政府舉辦配對活動,幫 助年輕男女在活動中互相認識,找到志同道合 的另一半。李家超重申,他非常關注生育率, 認為現時政府已就生育方面推出多項政策。 建議辦table for six等活動 黃大仙居民朱先生建議,民青局與非政 府組織合作,舉辦「table for six」等活動,協助 年輕人在活動中「傾到偈」認識對方。他認為 民青局舉辦此類地區活動,不但有助增加生 育率,當中也有商機,因拍拖和結婚會帶來 多方面的消費如珠寶等,可以協助零售業。 李家超及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以及現場的市 民,在聽到有關意見後亦發出「會心微笑」。 另一市民賴先生表示,現時香港生育率 依然偏低,希望政府考慮除了提供2萬元獎勵 金補貼,能否在免稅額或外傭補貼上給予更 多支持。李家超指出,社會關注生育率,他 亦非常關注,所以去年政策改變了,形容自 己在鼓勵生育方面,推出的是組合拳,不但 是獎勵金,亦有退稅、免稅、「家有初生」優 先配屋計劃、託兒服務等。 本身是測量界學生的高先生指,關注北 部都會區發展,期望政府可以提出實際時間 表,讓學生知道畢業後的北都工程發展進 度,認為時間表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 非華語小學校長黃小姐表示,關心如何 令非華語人士得到公平待遇,因為該類人口 越來越多,而且香港作為國際窗口,在「一帶 一路」擔當重要角色,相信支援非華語人士在 港落地生根很重要。她認為,紀律部隊在針 對非華語人士方面的工作足夠,有計劃招聘 非華語人士,並設立非華語大使,她建議在 醫院或不同部門都設相關大使,以照顧非華 語族群的需要。 李家超昨日率領21名司局長到馬頭涌官 立小學(紅磡灣)出席地區諮詢會。他 在開場發言時提到,個人對諮詢會的場地感 覺特別親切,因為他自小便是在紅磡、土瓜 灣一帶長大,形容「心入面亦有激情」。他又 強調,地區諮詢可看到經濟狀況及民生,他 落區是希望聽到市民的意見,形容政府是服 務的「供應方」,一定要「接地氣」,公共政策 必須聽取市民意見。 市民促加速紅磡南海濱發展 不少與會市民都關注香港的經濟問題。 從事建築業的呂先生提到,疫後經濟下行, 發展商減少發展項目,令業界青年就業不 足,建議政府為私人發展商提供稅務寬減、 就社區建設設立基金,作簡單審批,令工程 加快。 市民蔡先生指,樓市疲弱,樓價累跌幾 成,影響經濟和消費市場,認為目前樓市已 「喘定」,但商業樓宇市場仍然嚴峻,問政府 能否提出措施支援工商舖位的市場;他又建 議政府可放寬對商業樓宇的政策。市民林先 生稱,政府應加速紅磡南海濱發展。 李家超回應指,同意政府有需要在規則 方面拆牆鬆綁,包括金融、工程方面,作出 簡化。他又指香港有大量房屋供應,同意目 前商業樓宇市場「緊張的,有壓力的」,當局 亦正就此拆牆鬆綁,舉例近期政府亦容許將 商廈轉做大學宿舍。 細心研究創科專利融資問題 至於創科方面,多名市民問到政府能否 加強創科配套。李家超強調,會大力發展好 創科,又稱雖然政府推出不少政策推動創 科,都需要提供更多場景供市民應用。他又 指,創科專利融資重要,政府聽到市民希望 規則拆牆鬆綁的意見,會細心研究,看一看 哪些項目可以優先推行。 另有市民表示,希望香港不要再討論 「去殖化」,應集中資源做好國民教育。李家 超稱,香港應勇於面對過往歷史,建立自信 心,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及青少年發展,認識 「一國兩制」的根和文化。有市民則關注高層 官員問責制會加重前線人員壓力,擔心影響 公共服務質素。他稱,施政應以結果為本, 提升制度效能並釋放公務員潛力,兼顧數量 與質量。 李家超在總結時指,政府會盡量開拓所 有機會,將經濟這塊餅做大。他又稱,香港 整體經濟發展預計仍有2至3個百分點的上升 空間,形容情況正面,明白目前有部分行業 成功,亦有部分行業正面對壓力。 冀能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在諮詢會後,李家超於社交平台上發文 表示,「市民的心聲和意見十分重要,不僅 能堅定我推動相關政策的決心,更能幫助政 府了解政策的細節需要和實行時的關鍵點, 共同推動香港渡過經濟轉型期」。他續指, 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都吸納了地區諮 詢會的不少寶貴意見,自己會研究市民的意 見,以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以社會關 愛共融為目標來制訂政策,現已進行30場諮 詢會,收到超過4,500份意見,數量按年增加 31%,感謝市民積極發表意見。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9月發表新一 份《施政報告》,他昨日到紅磡一間小學 出席首場地區諮詢會,與約120名市民 進行交流。有市民在會上指出,香港 商業樓宇市場仍然嚴峻,關注政府能否 推出措施支援工商舖位。李家超承認商 業樓宇市場受壓,又數次提到政府會拆 牆鬆綁,優化不同方面的規則,包括樓 宇、工程及創科等。他亦表示,香港整 體經濟發展預計仍有2至3個百分點的上 升空間,認為仍屬正面,政府會將經濟 這塊餅做大。 ▍本報記者林彥汛、陳俊豪香港報道 ▍ 市民的心聲和意見十分重 要,不僅能堅定我推動相關政 策的決心,更能幫助政府了解 政策的細節需要和實行時的關 鍵點,共同推動香港渡過經濟 轉型期。 行政長官 李家超 ■21名司局長昨日陪同李家超落區出席諮詢會。 ■不少市民昨日趁著地區諮詢會提出訴求。 ■不少市民關注地區諮詢會,觀看轉播。 ■李家超在諮詢會中,談到政府有需要在金融、工程規則方面作出簡化;以及鼓勵生育「組合拳」計劃。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到紅磡一間小學,出席《施政報告》首場地區諮詢會。 蘇正謙攝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