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07.28.2025 星期一 港聞 近期多個發展商將新盤「轉賣為租」。蔡宏 興表示,尊重發展商的市場觸覺,以中 環ONE CENTRAL PLACE為例,該個由信和 置業與市建局合作發展項目近期轉為招租, 首批29伙月租由3.7萬元起,租期最短一個 月,主要針對內地專才及商務旅客,認為此 舉能回應住房需求,提升香港競爭力,且由 於可透過融資處理,故此轉租不影響重建資 金回籠。至於其他項目會否「由賣轉租」,他 稱要看地區,不能一概而論,唯若租務市場 繼續火熱,有空間繼續。被問到「由賣轉租」 會否影響資金回籠和重建進展,他強調目前 現金流仍有預算,有能力繼續推動6個項目。 研分期付地價吸引地產商投標 蔡宏興表示,會檢討「同區7年樓齡」收購 補償機制,直言現行機制導致市建局近年屢 現「高買低賣」問題,加劇財政壓力,且在樓 市下行時檢討有逼切性。他又指,檢討關乎 以規劃釋放地區價值,例如街道整合,將與 受影響市民討論收購價的樓齡標準。至於會 否因應地積比調整收購價,他稱需再討論, 也可參考私人收購價,又強調已開展的6個重 建項目會維持現有補償安排,避免影響進行 中的規劃。 政府上月給市建局批出位於紅磡庇利街 及將軍澳第137區的兩塊土地。蔡宏興指,政 府的支持令市建局資產更完善,在舉債、融 資能力亦增強。他指市建局現時遇上問題是 「拿100元做項目,製造的價值可能100元以 下」,又重申市建局會審慎理財,目前亦財政 健康。蔡透露,截至今年3月底,市建局有 436億元資產,約200億元的現金流。被問及 是否需要發債推動目前開啟的6個項目,他強 調現有資金足夠推進,但亦指出發債「並非沒 那筆現金立刻甚麽都做不到」,而是為了未雨 綢繆,不能「臨渴才掘井」。 對於吸引地產商投標的新方法,蔡宏興 指冀通過「分期付地價」、「分紅當地價」等方 案可更具彈性,亦擬提早由市建局在地塊進 行電纜、水渠等前期工程,待發展商進場時 更容易作風險管理。蔡亦提到上環西港城的 未來,他表示歷史建築有值得保留硬件,但 運作需要隨著社會生活模式改變而轉變,且 西港城維修保養費貴,故短期內需要進行大 型再翻新,但未來用途則仍未決定。 樓市低迷,不少發展商樓盤選擇「由 賣轉租」,包括信置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的 中環ONE CENTRAL PLACE。市建局行 政總監蔡宏興昨在電視節目表示,尊重 發展商的市場觸覺,認同目前專才對租 屋需求大,有更多租盤對香港競爭力而 言是好事。未來如租屋市場持續火熱, 則有空間繼續「由賣轉租」。他續指,檢 討「7年樓齡」等收購及安置政策有逼切 性,市建局近年屢現「高買低賣」,影響 財政,但現時已展開的6個項目將跟隨現 有補償安排。 ■蔡宏興表示,冀通過「分期付地價」、「分紅 當地價」等方案可吸引更多地產商投標。 專才租屋需求大市建局撐轉賣為租 行政總監蔡宏興強調不影響重建資金回籠 ▍本報記者香港報道 ▍ 轉租有助改善現金流 專家:還吓利息都好 對未來或有更多市建局項目「轉賣為 租」,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 劉振江向《星島》表示,由於樓市低迷, 若發展商認為出售新盤賺不到錢或虧 本,有可能令「轉租為賣」趨勢持續一段 時間。他又謂,是否「轉賣為租」亦與發 展商的現金流相關,如發展商有還債壓 力,可能仍要將樓盤出售套現,「在出售 無法回本的情況下,其實是賣或租對市 建局的收益分別亦不大」。 料日後翻新出售不難 劉補充,香港市區樓在短期內供應 很少,且專才、學生等新到港人群對租 屋需求大,令租務市場理想。至於租盤 未來是否難以重售?他認為樓市有回升 空間,且出售前通常會再翻新,加上二 手市場活躍,再次出售不難。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林家輝指, 「轉賣為租」對改善現金流有好處,「起碼 可即刻有些錢收返,還吓利息都好」。 唯他指,若未來重新出售單位,發展商 便要出資翻新,若出租越久,損耗會越 大,需「計掂條數」。 都大副校長(行政及機構發展)鄺志 良認同,短期內「轉賣為租」對市建局的 現金流有好處,但香港租盤數量已連續 數個季度上升,且樓價有向上勢頭, 或令部分租客入市買樓,帶動樓價上 升。但若將樓盤出租,未必能即時收回 推售,「現在轉賣為租的時間點未必最 好」。 本報記者郭穎彤香港報道 市建局行政總監 蔡宏興 發債來說,我們不是需要到沒有那筆現金就甚麽也做不了, 但早些豐富現金流很重要。 港擔任 「合規器」 角色 連通中外AI模型巿場 AI應用也是現屆政府積極推動項目,包 括研發自家處理文書系統,創新科技及工業 局局長孫東亦曾明言,要「全方位推進人工智 能在香港穩健發展」,深入策略、研發、基 建、產業發展、數據流動、應用和人才等各 個領域。對比內地AI重鎮如杭州,嶺大人工 智能學部教授及負責人謝浩然認為,香港也 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擔當重要角色,如成為 連通內地及海外的「合規器」,「像某些國家研 發的AI模型想走出去時,或海外模型和技術 想進入國內時,我們可作為中間的轉換器, 去解決合規、跨境隱私及數據使用等問題」。 謝浩然指,香港具國際網絡、本地產業 基礎,以及政策支持三大優勢,有潛力成為 亞洲人工智慧應用與創新中心。 他稱,香港AI應用已擴展至金融服務、 醫療健康等多個行業,於法律及教育產業亦 具高潛力深化應用,以減少重複性工作,「AI 可應用於審核合約、文件歸檔、案例檢索等 初級工作;亦可支持學生差異化和個性化的 教學」。 他說,AI促使社會面臨技能及產業結構 調整,坦言「必然會有行業受影響」,但同時 會催生新行業、新職位,也會令現有從業員 深度轉型,「例如教語言的老師,或不能再單 一地教語法、語句,而須教學生更深層次的 文化背景、差異,跨文化語言的歷史背景, 即老師的要求會更高」。 人工智能(AI)應用日趨多元化,除大數 據分析、處理文書及自動駕駛外,不少傳統 上的「對人」工作亦見其影蹤。有研發心理支 援應用程式的本地學者向《星島》表示,AI具 潛力應用於情緒輔導培訓,由AI生成的「情緒 分析報告」更有助提升真人輔導成效,「讓年 資僅2、3年的輔導員,可媲美有6、7年經驗 的資深輔導員」。另有海外升學顧問採用AI作 前期評估工作,分析學生的性格特質作出更 佳升學建議。有專研AI學者分析,隨著AI融 入工作流程,香港企業將更聚焦尋找「有能力 操控AI工具」的複合型人才。 加快掌握個案情況及所需輔導 AI聊天機械人除可擔當常規客服,也可 協助處理輔導工作。有大學護理學院的粵語 SEN兒童照顧者AI手機APP「Pai.ACT」,由前 年11月至今已服務超過1500人,成功識別出 近300名達「中度焦慮或抑鬱」的照顧者,當中 逾200人願接受真人輔導,並將其焦慮及抑鬱 狀態降低約3成。項目負責人兼學院助理教授 莊婉瑜(小圖)指,系統可模擬真人輔導的第 一步、即「接納與承諾治療」,通過照顧者與 聊天機械人對話過程,AI可在後台分析用家 的情緒狀態並生成報告,及會自動按結果分 流有需要者,約見真人輔導員。 莊續指,傳統在首節輔導中,輔導員要 憑臨床經驗,在對話中分析求助者的背景、 面對困境等資訊,一般需時60至90分鐘傾 談,「但AI只需花約20分鐘便能完成這些工 作,慳了三分二時間」。AI生成的分析報告, 也讓年資較淺的輔導員更快掌握個案情況及 所需輔導,令其能力可媲美資深人員,「因報 告幫了一大筆」。 同時,因AI較少機會衍生道德問題, 故具潛力應用在精神健康輔導的培訓中。她 說:「起碼令輔導員做個案的信心大了,不需 要怕出錯,也多了空間練習。利用AI培訓也 可分作三級制,初期是用AI作基礎培訓,中 期作網上學習,最後可用於實習」。她透露, 團隊正研發虛擬人物平台,讓學生可與模擬 個案「切磋」,「平台也會給出報告,讓學生知 道其說話技巧,是否符合輔導原則及框架」。 擅操控AI工具勢成職場新寵 至於AI會否全面取代真人輔導,莊婉瑜 認為因「信任關係」在輔導過程中非常重要, AI不會完全取代輔導員及心理學家,「始終輔 導像聊天,有聲線、情感、語調交流,有時 也有身體接觸,如拍肩安慰、握手支持等, 這些都不是AI可測量的」。 另外,有海外升學中心則自行研發AI系 統,分析學生的性格特質、興趣、價值觀與 技能,以協助升學顧問作前期評估,設計升 學策略及深入輔導。負責人指,AI通過案例 分析與決策模式學習,加強升學顧問了解學 生的特質及職涯取向,「亦設個人陳述分析 (personal Statement)功能,助學生改善升學 申請文件,提高競爭力」。 嶺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部教授及負責人謝 浩然指,應用AI可減少「高資料密集」行業的 基礎工作,也會令企業對人力需求、產品和 服務產生巨大變化,「在培訓和錄取人才時, 企業會趨向尋找更能操控AI工具,並理解業 務流程的複合型人才」。 本報記者蕭博禧香港報道 督察班訓練密度極高 旨在成為 「更好的警察」 ■信置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的中環 ONE CENTRAL PLACE早前「轉賣為租」。 要成為一名見習督察,需經歷為期36周 的督 訓練課程,當中涵蓋警務知識、步 操、體能、領導能力、槍械及戰術訓練等多 個範疇。警察學院督察訓練班負責人、警司 湯淦維形容,督察班的訓練密度極高,相當 於「一天等於別人三天」,不過比起技術層面 的「硬件」訓練,培養學員的「警察思維」更是 課程的靈魂所在,「期望學員可以秉持『如何 成為更好的警察』這份信念,往後日子繼續伴 隨警務工作,不斷自我進步。」 「我們不僅要將一位普通市民塑造成警 察,還要成為能帶領其他警員的督察。」警察 學院督察訓練班負責人、警司湯淦維指出, 36周的訓練難以涵蓋日後工作中遇到的所有 挑戰,但可以為學員奠定「警察思維」基礎, 讓他們在未來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持續成 長,因此課程更重視學員的思維模式與價值 觀的塑造,教官透過各類型訓練幫助他們建 立符合警隊精神的信念與行為模式,從中觀 察及評估其是否適合擔任督察一職。 湯Sir舉例,「戶外個人發展與歷奇訓練」 是訓練班初期的重點項目之一,學員會被帶 到遠離都市的野外環境,進行高強度體能訓 練與團隊任務,通過「跳出舒適圈」,讓學員 在壓力與疲憊中展現真實的自我,教官則在 旁觀察和引導,協助他們發現自身的優點與 不足,從而實現自我突破與蛻變,這是整個 訓練中追求個人成長的關鍵一步。 「凡事盡力去做,就像查案,結果未知, 但不作嘗試,則不會成功。」擁有多年刑事偵 緝經驗的湯Sir,不時將其辦案經歷融入教學 中,讓學員置身於案情中參與討論,並分享 當時決策與教晦。他指出,不少見習督察駐 守前線一段時間後,便會轉戰刑偵工作,期 望以自身經歷讓學員感受到查案的挑戰與滿 足感,更重要是領悟「全力以赴」的精神,「我 會以『All In』來形容,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在 過程中實現突破與成長。」 從警多年,湯Si r堅信正向思維是成為 優秀警察的起點。他分享其座右銘「Think positive, be positive」(想法與行事正面積極), 這句話源自接受督察班訓練期間得到的啟 發,至今已成為其教學理念,亦是培養「警察 思維」的重要一環。 湯Sir認為警務工作充滿挑戰,作為小隊 領袖的督察若以負面態度帶隊,難以激發正 面效果,因此不僅要正面思考,更要將正面 態度體現於行動中,「若從一開始就以負面心 態看待工作,後續則需花雙倍力氣才能回到 正軌。警務工作是一個lifelong caree(r 終身職 業),故此希望在訓練中為學員種下一團火, 讓他們未來工作時無論面對多大困難,都能 保持初心,發光發熱。」 ■警司湯淦維分享其座右銘「Think positive, be positive」,提醒學員不僅要正面思考,更 要將正面態度體現於行動中。 ■聊天機械人模仿輔導人員說話風格,為家長提供類似人與人 的互動。 受訪者提供 AI深入「對人」工種 高效識別抑鬱個案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