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07.28.2025 星期一 要聞 在宗教自治與社會監督間尋求平衡 過去10多年來,被稱為「網紅方丈」的釋 永信時常被傳出各種負面消息,可謂 「話題大王」。根據公開報道,釋永信最近一 次公開露面是在20天前,當時他出席了少林 寺全體僧眾會議。而釋永信認證的新浪微博 帳號最新更新停留在7月24日,此後未有新 的動態發布。 直到7月26日,先是有自媒體爆料釋永 信被帶走調查,隨即《江南都市報》等也稱, 多個消息來源證實,釋永信已被有關部門帶 走調查。據《山西經濟日報》報道,一些網友 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有網友27日轉發開封 市警方的警情通報,稱釋永信帶著34人企圖 逃往美國,被警方攔截。雖然開封市警方 迅速對此消息闢謠,但也稱正在開展有關工 作。 27日傍晚,少林寺管理處簡要發布了釋 永信的罪名,證實多部門正在聯合調查釋永 信。從少林寺管理處的情況通報看,釋永信 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佔項目資金和寺院資 產,這兩條罪名已足以讓釋永信坐牢。同時 還稱他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 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60歲的釋永信俗 名劉應成,曾擔任過20年的中國全國人大 代表。他現任少林寺住持、河南佛教協會會 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釋永信16歲到少林寺出家,拜時任方丈 行正長老為師。1987年,行正長老圓寂,22 歲的釋永信擔任少林寺管委會主任,主持寺 院事務。1999年,釋永信出任少林寺方丈, 至今已有26年。報道指,在釋永信帶領下, 少林寺雖然國際知名度大增,更創造了驚 人的進賬。釋永信的商業化手段多元且大 膽,堪稱「佛門CEO」。除了對外直接投資 控股,據上游新聞報道,少林寺還包括通過 註冊公司和商標,發展「功夫」經濟,包括買 地、賣藥、開發網遊,在淘寶開店,售賣修 禪練功用品及迎合年輕人的創意物品,以及 對其他寺廟進行託管等,可以說「天下第一 名剎」的商業化運作十分嫺熟。但他的操作 被普遍被視為悖離佛法,使他和少林寺一同 陷入巨大爭議,至今未解。 反腐向宗教系統延伸 據紅星新聞報道,雖然近年來釋永信已 註銷少林實業發展並退出少林無形資產管 理,但網上關於他貪腐、私生活不檢點、擁 有海外資產等傳聞從未停止,被稱為「穿袈 裟的CEO」。2024年3月,網絡傳言稱釋永 信之子釋正恩將接過衣缽,成為佛教界新代 表,後被少林寺官方闢謠。 近年來,中國宗教界醜聞頻發,如北京 龍泉寺住持釋學誠被控性侵,南京玄奘寺釋 傳真因「官員朋友圈」受爭議等事件,中國宗 教界的貪腐淫亂問題日益受到社會關注。釋 永信被查也表明中國反腐正在向宗教系統延 伸。但在當下,宗教純淨與商業逐利的矛盾 短期內不會消失,釋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出事的「CEO方丈」。 千年古剎少林寺,因方丈釋永信 的負面新聞再次捲入紛爭。據少林寺 27日證實,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不 僅侵佔寺院資產,還養情婦育有私生 子。目前,他正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佛門CEO釋永信 「落馬」 侵佔少林寺資產 嚴重違反戒律養情婦育私生子 ▍本報訊 ▍ 釋永信曾經說 過 , 和 尚 也 要 吃 飯,這是他力推少 林寺商業化的初衷。在外界看來,釋永信既 是出家人,更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被外界視 為像CEO一樣經營著少林寺。如今,「少林」 二字已成估值數十億的文化IP,從遊戲授權 到聯名月餅,商業觸角無孔不入。 少林寺的商業化進程始於對自身文化價 值的認知和保護。2008年成立的河南少林無 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這一進程的核心平 台,由中國嵩山少林寺100%全資控股。愛 企查顯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為釋永福,註冊資本100萬(人民 幣,下同)。 釋永信曾代持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 限公司80%股份,後由釋永福接任實際控制 人。釋永福與釋永信同為少林寺僧人,屬師 兄弟關係,且存在職務上的上下級分工。釋 永信為少林寺方丈,釋永福長期擔任首座並 參與寺院商業資產管理。 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佛教寺院之一, 少林寺在傳承禪武文化的同時,也構建了一 套完整的商業化運營體系。通過多年發展, 其業務已涵蓋文化旅遊、智能財產權運營、 大健康產業及新興科技等多個領域,形成了 獨特的「宗教+商業」模式。 文化旅遊是少林寺最核心的收入來源。 資料顯示,2010年少林寺的旅遊收入,一度 佔據登封財政收入的1/3。據嵩山旅遊部門資 料,2017年景區門票收入3.5億元,而衍生體 驗項目收入超1.2億元。2019年遊客量峰值達 420萬人次,按人均消費300元計算,旅遊相 關總收入超12億元。 此外,釋永信還涉足電商與新零售。 2008年上線的淘寶店「少林歡喜地」,初期僅 售賣佛珠、禪修墊等用品,2015年轉型為「文 化生活品牌」,年銷售額從百萬元級躍升至 2020年的2300萬元。2021年少林寺入駐抖音 後,直播帶貨首秀即創下500萬元銷售額。釋 永信一直在策劃撬動海外市場,1999年率武 僧團登陸英國白金漢宮後,少林武僧團每年 在全球巡演超200場,每場演出收入從初期的 10萬美元升至近年的50萬美元。 爭議從未停歇 信仰陷入困局 商業的成功, 也帶來了信仰的困 境。從少林寺山門 到商業版圖,釋永信用三十餘年時間打造了 一個橫跨文化、地產、餐飲的「佛門商業帝 國」。這位16歲出家的方丈,既是少林文化的 守護者,也是商業世界的弄潮兒,其多重身 分引發的爭議從未停歇。 當少林寺的門票價格日益高昂,當寺院 關聯公司斥巨資競拍商業用地,公眾開始質 疑,佛門清淨之地是否已淪為逐利的工具? 「清心寡慾」的僧人形象與「商業帝國締造者」 的身分形成對立。儘管釋永信曾表示,商業 化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佛法、保護寺院文物, 但巨大的利益鏈條和頻繁的商業活動,或引 發新的猜想。 2015年,一位自稱曾是少林弟子釋正義 的人在網上「實名舉報」,發布《少林寺方丈 釋永信這只大老虎﹐誰來監督》,控訴釋永信 與多女子關係複雜,並質疑其擁有兩個身分 證、侵佔資產等七大問題。後來,據有關部 門調查後表示,部分舉報不實,有些查無實 據。 少林寺和嵩山景區管委會曾因分錢不均 產生積怨,引發網上的軒然大波。2014年9 月20日,少林寺塔林幾位穿僧衣的男子拉橫 幅,向嵩山景區管理委員會討問門票收入的 說法。面對此事,管委會的一位官員反問「少 林寺要那麼多錢幹甚麼?」佛門與地方政府的 利益博弈,至今未息。 2022年,少林寺關聯公司河南鐵嵩數字 科技有限公司以4.52億元競得鄭州商業用地, 雖然後續少林寺退出了該公司股東行列,但 「進軍房地產」的質疑聲不絕於耳。這些大刀 闊斧的改革,使得少林寺的門票高昂,每年 的香火錢也令人咋舌,引發了部分人對佛寺 「清心寡慾」原則的質疑。 在2015年2月,「少林寺將在澳洲建四星 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等消息引爆海內外網絡媒 體。目前,少林無形資管投資的公司中仍然 存續的有7家,8家被註銷,1家被吊銷。 釋永信曾表示,禪宗提倡看破、放下, 一切事情都是心所引起,心淨則國土淨,心 安則天下安,管理好心是對社會、人類、自 己、家庭的最大貢獻。如今,當袈裟下的商 業帝國越發龐大,當信仰與金錢的界限日益 模糊,不禁有人質疑:釋永信又該如何真正 「放下」? 「和尚也要吃飯」商業觸角無孔不入 河南嵩山少林寺證實住持釋永信涉嫌 刑事犯罪及侵佔資金,引發廣泛關注。作 為中國佛教的重要象徵,少林寺不僅是禪 宗祖庭,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此次 事件不僅關乎個人行為,更牽涉佛教寺廟 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定位與公信力。 傳統上,佛教寺廟是一個信仰中心, 承擔著宗教儀式、經典研習和道德教化的 功能。但在現代社會,寺廟的角色已超越 單純的宗教場所,成為文化傳承、慈善公 益甚至旅遊經濟的重要載體。少林寺便是 典型代表,其武術文化、禪修體驗吸引了 全球關注,也為河南開封的經濟帶來巨大 效益。 宗教場所本應是清淨之地,但部分寺 廟為了開發旅遊搖身一變成了熱門景點, 甚至存在「天價頭香」現象,信眾誠心祈 福,卻不得不支付高額費用。一些地方引 入企業化管理,開設網店、直播帶貨,甚 至推出「開光」電子產品。儘管批評聲不 斷,但這類模式依然盛行,原因在於宗教 場所需要資金維持修繕、供養僧眾,旅遊 經濟能帶來可觀收益,導致「信仰」與「生 意」難以切割。 宗教的核心價值在於精神指引,如今 卻被包裝成可購買的「服務」。功德箱變成 「許願池」,難道投錢越多,福報越大?超 度、祈福等宗教儀式被明碼標價,難道窮 人就沒有信仰的權利?儘管佛教強調「布 施無相」,但現實中經濟能力較弱的信眾 可能因無法承擔費用而被邊緣化,明顯與 平等精神背道而馳。部分宗教領袖角色模 糊,既是修行者,又是管理者,甚至成為 「企業家」,名下關聯多個企業,參與房地 產、文旅等產業經營。當寺廟過度商業 化,甚至捲入經濟糾紛或權力腐敗時,其 神聖性與社會公信力便會受到質疑。釋永 信的行為,不僅違反佛教戒律,更觸及法 律,損害了佛教在公眾心中的形象。 佛教講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僧 人本應以戒律自律。一旦內部監督失效, 外部監管便顯得尤為重要。一間寺廟的純 潔,既離不開僧眾嚴守戒律,也需要完善 制度,確保財務透明、管理規範。宗教團 體如果能主動接受信眾和社會的監督,才 能避免因個別人的行為影響整體形象。一 間寺廟的價值,不僅在於香火旺盛,更在 於能否為浮躁的現代社會提供一方精神淨 土。無論是少林寺的「禪武合一」,還是其 他寺廟的慈善救濟,其核心仍是弘揚正 念、引導向善。唯有回歸信仰本質,以戒 為師、以法為依,才能重塑佛教的社會公 信力,繼續發揮其淨化人心的作用。 釋永信事件不應被簡單視為個案,而 應促使人們思考當下眾多宗教場所,如何 在社會轉型中堅守本分。無論是信仰團體 還是世俗機構,以誠信為本、以法律為 界,方能行穩致遠。少林寺作為千年古 剎,更應以此為契機,整肅門風,方不負 「天下第一名剎」之譽。 ■近年來,關於釋永信貪腐、擁有海外資產等傳聞從未停止。 中新社資料圖片 ■文化旅遊是少林寺最核心的收入來源。 中新社資料圖片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新聞特寫 新聞內幕 在釋永信帶領下,少林寺雖 然國際知名度大增,更創造了驚 人的進賬。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