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三文魚 1. 動脈粥樣硬化 膽固醇斑塊會使血管變窄,導致心臟病或中 風。症狀包括心絞痛、突然胸痛。 2. 脂肪肝 高三酸甘油酯可能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影響 肝功能。症狀包括疲倦、食欲不振。 3. 胰島素抵抗 高三酸甘油酯與胰島素抵抗相關,可引發二型 糖尿病。症狀包括血糖升高、口渴。 4. 肥胖 高三酸甘油酯通常伴隨腹部肥胖、高血壓和高 血糖。症狀包括腰圍增加、血壓升高。 膽固醇本身不溶於水,需要搭乘 「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運輸。脂蛋白 有兩種主要類型: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搭載膽固醇後 分別被稱為「壞膽固醇」和「好膽固醇」。 ‧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負責將膽 固醇運送到細胞,如過多可能把膽固醇 「丟」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堵塞血管。 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 塞、中風等風險。 ‧好膽固醇:即高密度 脂蛋白,是血管「清 道夫」,幫助回收 多餘的膽固醇, 運回肝臟進行代謝 或排出體外。數值 越高對於心血管健 康越有保障。 膽固醇 如何分好壞? 益生菌飲品新星 Kefir是甚麼? Kefi(r 克菲爾)是一種源自古 代高加索地區的發酵乳製品,由 克菲爾菌種與牛奶或羊奶共同發 酵而成。這些菌種含有不同品種 的乳酸菌及醋酸菌,外觀類似花 椰菜碎塊,發酵後的飲品帶有微 酸與淡淡氣泡感,並含有少量酒 精。 近年關於腸度菌叢的研究越 來越多,Kefir再次被推廣為益生 菌飲品中的新星,因其含有多種 益菌,種類與數量均高於一般乳 酪。近年有研究指出飲用Kef i r 有可能幫助改善腸道健康、改善 血壓及膽固醇,但暫時科研證據 仍不足,需更多大型人類研究證 實。 乳糖不耐者也適宜 對於乳糖不耐人士,Kefir的 優勢在於其乳糖含量低於牛奶, 因發酵過程已將部分乳糖分解, 因此許多乳糖不耐症者可接受, 飲用後腸胃不適情況較少。 然而,不是所有人士 都適合飲用Kefir。 由於Kefir 發酵過程中產生微量酒精,對孕 婦、小孩、肝病患者或嚴格戒酒 者需謹慎評估。免疫力較低的人 士,例如正進行化療人士、長期 服用類固醇或免疫系統抑制劑的 人士,均不適宜飲用Kefir這類含 有益生菌的飲品。 如果選擇自製Kefir,必須跟 從製作指示,注意衛生。市面有 售的Kefir產品有時額外添加不同 味道及糖,則需注意糖含量。 總結而言,Kefir是一種營養 豐富且含多種益生菌的發酵飲 品,對健康有潛在幫助,但並非 每個人都適合,且不應視為唯一 保健方法。健康飲食的關鍵,仍 在於均衡攝取、多樣化飲食與規 律生活作息,才能真正打造良好 腸道環境與整體健康。 被評為慢性疾病? 乳癌的爭議 ■杏仁 ■腰果 感謝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 淑儀醫生邀請,再次執筆在本欄分 享診治乳癌的心得。乳癌自1994年 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回想筆 者八十年代初畢業時,香港乳癌新 增數字每年不足一千宗,到了2022 年新確診數字達5,182宗,增幅相當 驚人。確診期數是乳癌患者能否存 活的重要預後因素,可幸香港乳癌 個案在確診時約七成屬早期,即第 一或第二期,五年存活率更有九成 以上。 但如果與低收入國家女性相 比,香港女士實在是幸福的一群。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字顯示,乳 癌是全球最常見癌症,也是女性 癌症死亡主要原因,尤其低收入 國家,以印度和南非為例,五年 存活率分別只有66%和40%(www. who.int/initiatives/global-breast-cancerinitiative)。跟先進歐美國家比較,香 港乳癌患者存活率也不遑多讓。 過去二十年香港在治療乳癌上 不斷進步,近年有醫學界人士將乳 癌形容為慢性病或長期病患。慢性 病是指病程長,無法完全治癒, 需長期管理和控制的疾病,例如高 血壓、糖尿病等。隨著醫療技術進 步,即使晚期乳癌,也可透過不同 的化療和標靶藥物組合、電療等方 式,達到長期控制,延長存活期, 就好像慢性病一樣,與癌共存。 對於早期患者,接受手術或輔 助治療後,正電子掃描(PET Scan) 也看不到癌細胞,證明治療見成 效,患者之後進入五年及十年監察 期。即使要服食荷爾蒙藥十年,只 要定期監察,生活基本上與常人無 異,故若將早期乳癌患者也冠以長 期病患者,那未免太令人沮喪。 乳癌如能及早發現,透過手術 及輔助治療可以把癌症根治。筆者 鼓勵她們重拾正常生活,維持健康 飲食習慣和恆常運動,誰還會在意 是否長期病患者? 膽固醇既是身體必需的「建材」,又是睪酮、雌激素、 腎上腺素等激素和維他命D的「原料」。它幫助構建細胞 膜,令細胞保持形狀並正常運作,亦是製造膽汁酸的原 料,幫助消化脂肪,但過多可能沉積在血管壁,形成「動 脈粥樣硬化斑塊」,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三酸甘油酯是身體的「能量儲存庫」,當食物有 多餘的熱量,無論來自脂肪、碳水化合物或蛋白 質,身體會將之轉為三酸甘油酯,儲存在脂肪細 胞。當需要能量時如運動或禁食期間,會被分 解並釋放能量。當吃得太多、動得太少,或攝 取過多糖分和脂肪時,三酸甘油酯水平會上 升,可能影響胰島素作用,增加糖尿病風 險;若堆積在肝臟,會導致脂肪肝。高三 酸甘油酯通常伴隨低好膽固醇和高壞膽固 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三酸甘油酯助儲能量 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是身體不可或缺的脂質,但需要保持平 衡。「壞脂肪」要少碰,「好脂肪」適量吃,並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助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脂肪是飲食中的重要成分,主要有 以下四大種類: 1. 單元不飽和脂肪:降低壞膽固醇,提高或維持好膽固醇,飲 食例子如橄欖油、牛油果、杏仁、腰果。 2. 多元不飽和脂肪:包含Omega-3和Omega-6脂肪酸,能抗發 炎、保護心臟;降低壞膽固醇,改善三酸甘油酯水平,飲 食例子如三文魚、鯖魚、亞麻籽油、核桃、葵花籽油。 3. 飽和脂肪:室溫下呈固態,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過 量攝取會增加壞膽固醇。飲食例子如肥肉、紅肉、 牛油、椰子油、全脂乳製品等,應避免每天食用。 4. 反式脂肪:人造脂肪,由氫化植物油製成,是 最不健康的脂肪,大幅提高壞膽固醇,降低 好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高度相關。飲食 例子如餅乾、蛋糕、薯條、炸雞等加工 食品。 適量攝取脂肪防病 香港都會大學 護理及健康 學院講師 蘇偉兒 嚴 防 中 風 / 心 臟 病 增加身體多種風險 上膳控血脂除隱患 體檢報告項目中常見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 酯,都是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但功能、來 源,以至帶來的影響,卻大有差別,要預防 血脂引致的種種隱患,便需認識如何從飲 食中攝取合適的脂肪。 文:蘇偉兒 部分圖片:資料圖片 ■壞膽固醇是令心 肌梗塞的一大元兇。 ■肥胖尤其腰圍增加、突然胸痛等,均有可能是 高三酸甘油酯引致。 ■牛油果 ■橄欖油 E10 07.28.2025星期一 副刊 李沛基醫生 澳洲及英國註冊營養師 黃思敏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