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 07.29.2025 星期二 美國經濟要聞 / 國際財經 納指標普漲勢不歇 超級財報周提振市場熱情 道指當日收市跌64.36點,跌幅 為0 . 14%,報44837 . 56點; 納指漲70.27點,漲幅為0.33%, 報21178 . 58點;標普五百指數漲 1.16點,漲幅為0.02%,報6389.80 點。當日盤中,納指最高上漲至 21202.18點,標普五百指數最高上 漲至6401.07點,均創盤中新高。 摩根士丹利機構股票部門分 析師Nick Savone指出:「超預期財 報、國際貿易進展、強勁資本支出 評論及看漲的『AI行動計劃』持續提 振市場熱情。大部分標普五百成份 公司還沒有公布財報,儘管低預期 門檻維持了樂觀情緒,但個股反應 仍主要取決於前瞻指引——尤其是 當投資者一次又一次地為這些貿易 頭條新聞的影響做好準備時。」 Vital Knowledge分析師Adam Crisafulli指出:「雖然市場情緒變得 更加樂觀,但在全年交易最繁忙的 一周來臨前,投資者對追高已經處 於歷史峰位的股票仍存猶豫——尤 其當這個利多已被市場充分定價的 時候。」 此外,特朗普當日宣布,美國 與歐盟已達成協議,將歐洲輸美商 品關稅降至15%。此前,特朗普曾 威脅要對這個美國的最大交易夥伴 多數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這 項艱難達成的協議將使歐盟大多數 出口產品(包括汽車)面臨15%的關 稅,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重創全球 經濟的貿易戰。三菱日聯金融集團 外匯策略師Derek Halpenny表示, 從金融市場角度看,該協議「是好 消息,因為它進一步減少了不確定 性,尤其是在8月1日前夕,這個日 期現在看起來意義不大了。」道明證 券的Prashant Newnaha則稱,這是 「美國的一場大勝」,因為歐洲被迫 採購美國能源和軍事設備,而歐洲 沒有任何關稅反擊。 美股交易即將進赤字級繁忙一 周,華爾街正嚴陣以待:多家科技 巨頭財報、美聯儲議息會議、特朗 普8月1日關稅最後期限,7月非農就 業數據以及關鍵通脹數據將密集來 襲。 ■美歐達成新貿易協定, 超級周來襲,納指與標普 五百再創歷史新高。 路透社 超預期財報、 國際貿易進展、強勁 資本支出評論及看 漲的『AI 行動計劃』 持續提振市場熱情。 大摩分析師 Nick Savone 美股28日收市漲跌不一, 納指與標普五百再創歷史新 高。美歐達成的新貿易協定。 超級周來襲:本周市場將為多 家科技巨頭財報、美聯儲議息 會議、特朗普8月1日關稅最後 期限、非農就業數據及關鍵通 脹數據等重要題材做好準備。 ▍本報訊 ▍ 高盛集團的客戶報告指出,儘 管標普五百指數已達歷史新高,避 險基金上周仍以近12個月來最快的 速度大舉拋售科技股。這是高盛自 2024年7月以來觀察到的最大規模資 金外流,避險基金拋售科技股的規 模超過了所有其他行業。 據路透社報道,在操作模式 上,避險基金主要選擇「了結多頭部 位」和「退出交易」,而非透過「放空」 該產業來獲利。此次拋售潮主要集 中在北美和歐洲市場,涵蓋了所有 類型的科技股,包括半導體芯片公 司、軟件公司以及IT服務公司。 自2025年低點以來,標普五百 指數已飆升約28%,而納斯達克綜 合指數同期則跳漲38%。截至上周 五,標普五百指數的遠期本益比為 23.11,達到約5個月來的高點。 Lombard Odi er Inves tment Managers宏觀主管FlorianIe lpo指 出,目前美國股票估值已比過去十 年平均水平高出30%。他表示,股 市的未來走勢可能部分取決於長期 利率的下降,但目前情況尚未發生。 與此同時,避險基金連續四周 大舉買入消費必需品股票。這類公 司銷售無論經濟狀況如何都會購買 的商品。他們的交易幾乎完全是多 頭部位,意即如果股價上漲,他們 將從中獲利。被買入的公司類型包 括食品飲料和個人護理產品銷售商。 高盛:避險基金加速拋售科技股 國際油價28日上漲2%,此前 美國和歐盟達成貿易協定,且美 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縮短俄羅斯 結束俄烏衝突的最後期限,否則 將面臨制裁。 布倫特原油合約上漲1 . 6 0 美元,漲幅為2.34%,收於每桶 70.04美元。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 原油(WTI)合約上漲1.55美元, 或2.38%,收於每桶66.71美元。 布倫特原油觸及10天高位,此前 特朗普表示,他將把給俄羅斯結 束俄烏衝突的50天最後期限縮短 至10-12天。 此外,PVM分析師Tama s Varga表示,美歐協議消除了另一 層不確定性,焦點似乎正重新轉 向基本面。他補充稱,美元走強 和印度石油進口下降對原油價格 構成壓力。在供應方面,石油輸 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組成 的OPEC+的一個小組當日強調, 需要完全遵守石油生產協定。此 前,八個OPEC+成員國將舉行會 議,決定是否增加9月份的石油產 量。 國際金價下跌。紐約8月期金 收市跌25.6美元,報每盎司3310 美元。至於現貨金跌至每盎司 3317美元水平,是近三個星期低 位。 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 紓緩市場對美國與歐盟爆發貿易 戰的憂慮,投資者買金避險的意 欲減低,連同美元匯價上升,拖 累金價連跌4天。 28日紐約尾盤,現貨黃金跌 0.62%,報3316.67美元/盎司,美 股開盤之初出現一波顯著的下跌 行情。 COMEX黃金期貨跌0.56%, 報3316.90美元/盎司;10月合約 跌0.62%,報3345.40美元。 關注俄烏衝突 國際油價收高 貿易戰憂慮紓緩 金價跌至近三周低位 全球物流巨頭涉稅務詐欺 Rhenus分公司資產被凍結 路透社取得的文件顯示,Rhenus Logistics Spa被指控在2019年 至2024年長達五年的時間內,涉嫌 開立虛假發票、規避勞動法規及稅 法,以逃避繳納稅款和社會保障 金。意大利檢察官指控該公司透過 中間商與提供廉價勞動力的小公司 簽訂「虛假的服務採購合約」,並據 此提交虛假的納稅申報表。 Rhenus作為全球前50大物流企 業之一,年營收高達82億歐元,在 全球擁有數千個辦事處和數萬名員 工,業務遍及海運、空運、陸運及 倉儲等多個領域。此次其意大利分 公司面臨的指控,不僅是意大利政 府加強對外資企業監管、防範逃稅 漏稅的典型案例,也反映了歐盟整 體反避稅立法的趨嚴趨勢。根據歐 盟相關法規,涉案公司的母公司在 其本國也可能面臨監管配合調查, 甚至被列入歐盟業務拓展化名單, 進而影響其後續的業務發展。 近年來,隨著歐盟不斷加強資 訊共享和稅務稽查等措施,歐洲各 國,尤其是意大利,對跨國企業和 跨境公司、賣家的稅收合規管理要 求日益嚴格。業內專家指出,意大 利在稅務方面的嚴格監管,正是歐 盟整體稅務趨嚴的縮影。Rhenus此 次事件,不僅可能成為歐盟近年來 嚴抓稅務合規性的一個重要典型案 例,也揭示了物流貨代行業長期存 在的違規亂象。 事實上,Rhenus並非首家在意 大利被調查並凍結巨額資金的物流 企業。此前,包括Kuehne+Nagel 德迅、亞馬遜、DHL、G L S、 GXOL o g i s t i c s、聯邦快遞以及 DBSchenker等多家全球知名物流巨 頭,都曾因類似原因在意大利遭到 調查。其中,德迅意大利子公司曾 被凍結1650萬歐元,DHL意大利子 公司則被凍結了4700萬歐元。 據悉,近年來意大利當局已審 查十餘家物流企業的用工行為,自 2021年起累計簽發的凍結令已超過 6.5億歐元。 ■物流巨頭Rhenus的意大利分公司高達5100萬美元的資產被凍結。 資料圖片 此次事件可能成為歐盟 近年來嚴抓稅務合規性的一 個重要典型案例,也揭示物 流貨代行業長期存在的違規 亂象。 全球物流巨頭Rhenus的意大利分公司Rhenus Logistics Spa, 日前被意大利稅務警察凍結高達5100萬美元的資產。此舉再次突 顯意大利當局近年來對跨國企業稅務稽查力度的顯著加強,並對整 個國際物流行業的合規營運敲響警鐘。 ▍本報訊 ▍ 印度最大IT服務供應商塔塔諮 詢服務公司(TCS)27日表示,將在 2026會計年度裁減2%員工,主要影 響中高階管理層。 路透社報道,塔塔諮詢服務公 司指出,隨著公司拓展新市場、投 資新技術並導入人工智能(AI), 目前正在對員工展開再培訓並調整 人力配置,但這一過程中將裁撤約 12200個職位。塔塔諮詢服務公司還 提及:「這項轉型計劃正在審慎規劃 中,以確保對客戶的服務交付不受 影響。」 塔塔諮詢服務公司在全球擁有 61.3萬名員工,IT服務業是印度最 大的就業和收入來源之一。在第二 季度營收低於預期後,首席執行官 K. Krithivasan早前表示:「持續的 全球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導致需求萎縮。」 IT顧問機構HFS Research行玫 總裁Phil Fersht指,AI正快速侵蝕傳 統依賴大量人力的IT服務模式,促 使如TCS等大型服務商必須重組人 力架構,以維持利潤率,並且應對 激烈的價格競爭。 他強調,客戶普遍要求降價20 至30%,對業者形成極大壓力。他 表示,TCS一向以穩定僱主形象聞 名,是次裁員無疑顯示整個行業正 面臨結構性變革。未來AI與自動化 技術將深度重塑IT業的商業模型及 職位結構,連向來人力雄厚的印度 科技業都難以置身事外。 IT服務是印度現代經濟中最 受矚目的部分,歷史上也是白領就 業崗位最大的創造者之一,推動了 中產階級的擴張。但價值2830億美 元的信息科技產業目前持續面臨挑 戰,因為在需求疲軟、通脹持續及 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的 情況下,顧客暫緩了非必要的科技 支出。而該行業的放緩導致數十萬 應屆畢業生難以找到工作。 受AI衝擊印度IT服務巨擘裁員逾萬人 特別觀察 越來越多的韓國 年輕人不僅成為躺平 族,而且變成住在家 裏靠父母養的「袋鼠 族」。專家警告稱, 越來越多的「袋鼠族」 可能會阻礙老一代人 的發展,嚴重影響他 們的開支、購買力和 退休時間表,導致社 會成本進一步攀升。 韓國《中央日報》 報道,一名3 4歲的 南姓男子認為原本的 工作已無發展空間, 因此決定辭職考研究 所,目前南先生沒有 收入,並和父母同 住,藉此在一定程度 上緩解經濟壓力。 無獨有偶,另外 一名3 0歲的金姓男 子正在準備教師資格 考試,他目前也和家 人同住,金先生的學 費、零用錢和生活開 銷皆由父母負擔。金 男說:「每當我說想 去補習班或自習室打 工時,父母總會勸我 把時間拿來讀書比較 好。」 這些長時間與父母同住的 年輕人,被統稱為「袋鼠族」, 在韓國越來越普遍。根據首爾 研究院發布的報告,1981至 1986年出生的首爾市民中,有 41.1%在35歲時仍與父母同住。 「袋鼠族」數量增加的原因 有很多,但大致上反應出這一 代人在經濟和家庭獨立的延 遲。 專家認為,「袋鼠族」現象 所帶來的長期影響,令外界感 到憂心,「現在這一代父母或 許還有資產能支持孩子,但隨 著年齡增長,他們將面臨現金 流減少、健康惡化或其他突發 風險的問題。如果這樣的趨勢 持續下去,兩個世代的人的生 活質量將會同步惡化。」 韓「 袋鼠 族」 恐致 世代 貧窮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