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C6 08.16.2025星期六 副刊 社交媒體發展越趨多元化,逐漸演變 成大眾接觸資訊嘅第一媒介。除咗日常生 活訊息,亦有更多人透過社交媒體獲取新 聞資訊。 路透新聞學研究所發表二○二五年報 告,指香港人大多有定期睇新聞習慣,其 中三成九以上每日睇兩至五次新聞,但年 輕人對新聞興趣相對較低。至於新聞來 源,有逾兩成九被訪者指主要依賴社交媒 體提供新聞資訊,其次有兩成二人以電視 新聞報道或節目作為主要渠道,另逾一成 二人收睇二十四小時新聞台。加上傳統媒 體嘅網上版、Apps和Podcasts等,數碼和 電子渠道成為呢個世代主要新聞平台。 喺十八至二十四歲年齡層,五成一被 訪者以社交媒體作為主要新聞渠道,呢 個趨勢點樣形成呢?其中一個分析,關 乎社交媒體流行嘅溝通方式,包括敍事 (narrative)同講故事(storytelling)。對於 普羅大眾嚟講,客觀報道會顯得無溫度, 而且唔係咁容易理解同產生連繫。相反, 敍事可以令睇嘅人同資訊建立聯繫,例如 內容創作者用自己主觀角度切入,將國際 大事嘅前世今生整合,再加上圖畫同影 片,將一堆冰冷嘅資訊串聯成連貫、帶有 感情、能夠引起共鳴嘅故事。 大家平日返工、返學、處理家務已經 好勞累,於是更加想睇一啲輕鬆嘅娛樂同 小故事。而社交媒體上發布嘅內容,好多 時都同日常生活有關,例如近日黑雨,有 人會錄低邊個地方水浸,又或者講吓屋企 樓下發生咗咩事等。相比起「硬資訊」, 「軟資訊」較易睇和貼地,更容易令大眾產 生共鳴。 即使係嚴肅新聞,講故事嘅敍事手 法,亦可以令觀眾更易消化國際大事、財 經資訊、社會議題等。尤其對年輕一輩, 打動人心嘅故事先至夠吸引力。 社交媒體雖然成為重要資訊發布渠 道,影響力越嚟越大,但大家對佢嘅信任 度高唔高?路透報告指,相對小眾網上 媒體,被訪者大致上對主流媒體機構較為 信任。約一半被訪者會擔心網上資訊嘅真 假,而一般大眾會去官方或可信新聞渠道 核實資料。 報告又指,具有「新聞素養」(news l i teracy)嘅被訪者,較有辨別真偽嘅能 力,因此反而會喺社交媒體、影片平台, 甚至網民留言和AI聊天機械人處做查 核。不過,A「I 深偽」技術令社交媒體內 容更加真假難分,即使有經驗嘅網民都有 機會中招。 我講過好多次,大家喺社交媒體上見 到「必賺投資貼士」、「買呢三隻股票就可 以退休」等等,一定要小 心提防,騙徒一樣識講 吸引人嘅故事,引網民 入局。證監會推出嘅「咪 做水魚」反詐宣傳,都 特別針對數碼平台上嘅 投資騙局,提醒大眾喺 網上見到好得難以置信 嘅投資「機會」時保持理 智。最後都提多句,除 咗《人生交叉盤》facebook 之外,我個人並無任何 社交媒體帳戶,亦唔會 開群組叫你投資,大家 千祈咪做水魚。 網絡世代下講故事 C h a t 上海晚飯後的好去處是到外灘 看夜景和到「和平飯店」聽爵士樂, 外灘是遊人的打卡熱點,黃埔江兩 岸風光如畫,百年歷史建築在金色 燈光下璀璨奪目,對面的東方明珠 和上海中心是上海現代都市的象 徵,還記得三十年前第一次到外灘 的情景,當時外灘擠滿遊人,人群 中突然有位清純美女前來搭訕,問 我有沒有興趣看書,還未及回答, 她補充說她就是一本書,好書會增 加知識,當然想看,但由於沒有圖 書證,只好無奈婉拒,留些遺憾, 希望將來有緣再度遇上,可惜此後 再沒碰到伊人,也因此沒有看書的 習慣!在外灘的另一回憶是跟幾位 好友在黃昏時坐「半島酒店」遊船漫 遊黃埔江,一面飲香檳食魚子醬, 一面欣賞河畔風光,是人生樂事。 今次在上海 的第二天,我們 到長樂路三百四 十四號地下的「雲 和麵館」食晏,這 是小紅書和鄧名 高推介的名店, 也是米芝蓮必比 登推介的餐廳, 小 店 有 兩 個 房 間,牆上掛滿舊 日歌星影星的照 片,懷舊色彩濃 厚,餐牌內有多 款麵食和小菜, 三百八十八元一 大碗的六蝦麵是 必點招牌麵,餐 廳用的是人手剝 殼的新鮮河蝦, 鮮甜無比。六蝦 是蝦仁、蝦腦、 蝦粉、蝦子、蝦 油和蝦湯,艷紅鮮甜的蝦湯是精華 所在,手工製麵條彈牙有嚼勁,跟 六蝦是完美配搭,一食傾心,跟太 座每人半碗,分甘同味,感覺甚 佳。這裏的招牌黃魚煨麵、蔥油開 陽拌麵、陽春麵,都是在香港難得 一嘗的美味。「雲和麵館」的冷盤和 小菜也很有特色,跟湯麵是上佳配 搭,我們點了多款來分享,包括素 鵝、流心蛋、苔條黃魚、小甜豆、 爆炒腰花、炸排骨和熱醬鯧魚等, 款款精彩,意想不到是連醃篤鮮湯 也很美味,是頓人人食得心滿意足 的午餐,埋單每人二百元絕對是物 超所值。「雲和麵館」無論冷盤,小 炒或麵食都做得好,價錢合理,在 這裏體驗了上海餐館追求原味,講 究細膩的餐飲文化,是追求懷舊老 上海風味的好地方。 上海吃喝玩樂 ■上海「雲和麵館」的招牌六蝦麵。 不良貸款並不是壞帳 重大突破 「畀埋你!」 免疫治療PD-1在復發或轉移性頭 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治療中已成 為常規治療。它通過阻斷癌細胞表面 PD-L1與免疫細胞PD-1受體的結合,解 除癌細胞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的抑制, 喚醒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顯著提升療效和生存率。它改變了晚期 頭頸癌以化療和標靶治療為主的傳統治 療模式,成為晚期頭頸癌一線治療的重 要選擇。臨床研究數據顯示,PD-1免 疫治療作為晚期頭頸癌一線治療,不僅 顯著延長了中位總生存期(從十點八個 月提高至十四點九個月),四年生存率 從傳統治療的百分之八提高到二十一點 六,且不良反應相對少,患者耐受性較 佳。 為了進一步提升PD-1免疫治療在頭 頸癌治療中的效用,尤其是治療比較早 期的病人,醫學界進行了大量在手術前 後使用PD-1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研究 結果顯示,在手術前開始使用輔助免疫 治療方案,對比手術後使用輔助免疫治 療能夠帶來更大的臨床效益。術前輔助 免疫治療能夠在切除腫瘤前,利用 大量的癌細胞表面抗原激活患者 免疫系統,有助於縮小腫瘤,提 高手術切除率,並可能降低局部 復發率。 二○二五年六月,美 國FDA正式批准派姆單抗 (Pembrolizumab)用於治 療可手術切除的局部 晚期頭頸部鱗狀細胞 癌(HNSCC),前提是腫瘤PD-L1的合 併得分是1或超過1。獲得批准的治療方 案為:在手術前派姆單抗作為單一藥物 的術前輔助治療,隨後在手術切除後, 繼續以派姆單抗合併放射治療(可伴隨 或不伴隨順鉑化療)的術後輔助治療, 之後再繼續使用派姆單抗作為單一藥物 維持治療。 此 項 批 准 是 建 基 於 名 為 KEYNOTE-689的三期臨床研究結果, 該臨床研究招募了約七百名新診斷、可 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3期或4A期)頭頸 癌患者。研究發現,接受手術前後使用 派姆單抗的患者在無惡化生存期(EFS) 有顯著改善:對於PD-L1 CPS ≥ 1的患 者,EFS中位時間由標準治療組的二十 九點六個月提升至派姆單抗組治療組的 五十九點七個月,顯示腫瘤惡化或死亡 風險降低約三成。 此外,派姆單抗也顯著提升了主要 病理反應率,說明手術前的輔助免疫治 療能夠明顯縮小腫瘤。安全性方面,派 姆單抗在手術前後的使用並未增加 嚴重不良事件,手術耐受 性良好,與既往經驗一 致,無新的安全信號。 這是FDA首個針對局 部晚期可切除頭頸癌的手 術前後輔助免疫治療批准, 突破了傳統治療瓶頸,大幅 提升了病人的根治機會,為這 類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療標準和 希望。 從來買東西不會不問價,即使 世間難求的稀世之物,都要看自己 是否負擔得起,但又不會斤斤計 較,人家開了一個價,接受就承 價,很少落地還錢,覺得不合理便 轉身走人,懶得拉扯。 買餸是另一門學問,但首要不 是問價,而是先要學懂甚麼是靚 餸。格價其實不容易,因為每個地 區價格都有差異,深水埗平過九龍 城是必然的了。一直俗務纏身,沒 有時間成本跨區買平餸,而且一來 不是大食,即使貴一點,只買少少 還是負擔得來;二來年壽有時而 盡,求的是質量而非數量,有得吃 就應該吃好一點才對得起自己。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越早去街市越買到好東 西,以往都是大清早便去逛街市, 經常都買到靚海魚、真正「第一刀」 豬肉,揀完揀剩才留給後來者,這 個時段當然冇價講。大家看到這幀 照片的一大袋菜,有高麗菜、生 菜、菠菜,回家秤才知道差不多重 三斤,而只是用十元買回來的。 真的不為貪平,實情是當日做 完節目去街市買餸,已是攤販快要 收檔之時,靚菜一早已被人買走, 日落西山剩餘的都是籮底橙!近年 街市賣菜和賣水果有一個現象,就 是「逼」人買多幾斤。譬如腰芒只標 價二十元三磅,龍眼三十五元兩 斤,斤和磅搗亂人的腦筋;菜心一 斤十二元,但買兩斤收十五元,總 之買得少要令你覺得好蝕底!坦白 說,一家三口一餐買兩斤菜,留得 就留,但有時預計幾天內不會煮 飯,惟有狠狠地摘剩最嫩的部分, 其他都棄掉,心底下當然知道很浪 費。 這袋菜是下午四時在港島天后 一個街市買的,菜檔所餘的菜不 多,並且分成五元一份。原意是買 一份三顆高麗菜,遞上十元紙幣找 贖,豈料菜販沒有找回五元,卻 說:「畀埋你!」將檔口五份菜全部 塞過來。回家細看,很多棵菜的菜 葉都殘缺,摘掉也不可惜。 這些年我見過有人在收市之 時,到街市撿菜販棄掉的瓜菜,我 倒希望有心的小販收檔時把賣不完 的菜放在檔口一角,讓有需要的人 拿去。 我讀中學時,年尾要負責替屋企舖 頭收數,阿媽怕我有時收唔到,之前就 會同我講,如果客戶太過困難,唔好逼 得太過緊要,凡事當留餘地,並不一定 要收晒賒數,最多可以欠三成。我照阿 媽吩咐去做,但理由與她所講的不同, 我認為在年尾收唔到的數並唔會永遠收 唔到,最多可以叫不良賒數,並非壞 帳,而且,客戶欠我們錢,過咗年就一 定會繼續幫襯,如果在年尾時收數收到 拆天,過咗年之後,那些客戶就未必會 繼續幫襯。 我學做生意年代,很少明碼實價, 買賣雙方是會講價,在過年時未能找清 貨款的客戶,議價能力會較低,直接令 我們可以獲得較多利潤,如果交易頻 繁,那些多出的利潤可能與我在年尾未 能收到的欠款相若,換句話說,那些客 戶年尾所欠是他們多繳付的貨款,所 以,在年尾我並不希望客戶可以清晒所 有欠債。 近日有大銀行公報業績,有幾百億 不良貸款,令到市場震驚,有人話金融 中心地位不保,香港玩完了。老實說, 有幾百億不良貸款當然唔好,但少少都 冇仲衰,代表銀行太過保守,未能善用 資源,賺錢能力大打折扣。今次雖然話 有幾百億不良貸款,但不良貸款並不是 壞帳,今次出現的不良貸款應該有雙重 保險,包括抵押品與現金流,現在的不 良貸款大多數是現金流出現問題,抵押 品還可以夠冚。不過,欠債客戶採取不 抵抗政策,現在叫做躺平,令到銀行冇 辦法唔將那些欠款歸納為不良貸款,由 於貸款有足夠抵押品,最後變成壞帳最 多只是幾十億,但銀行從不良貸款所收 取的額外利息,足夠填補壞帳條數,甚 至除笨有精,從不良貸款中有額外利息 收入。 由於受制於逆周期措施,物業按揭 除了自住單位外,最多可以借五成,唔 還錢客戶認為所按的物業仲有大把水 位,於是躺平,不但唔理銀行,仲高調 去旅行開心。銀行當然唔滿意,將那些 客戶戶口轉至special department ,名 稱每一間銀行都唔同,港英政府叫政治 部,由此可見,是非常嚴峻,在政治部 的物業,銀行會收取多兩倍利息,物業 很快資不抵債,銀行就會沒收那些物 業,以銀主盤在市場拍賣,躺平的客戶 最後連渣都冇,有問題唔解決,並不是 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老友話我以一點三八億賣走自住 單位,最少有五十個視頻笑我,全世界 都知我賣自住單位。老友唔明白,我又 冇出現財政危機,點解要賣自住單位? 點解其他投資者又唔使賣?但更加唔明 白,那些投資者的自住單位現在變成銀 主盤,老友可能唔知道,所有投資者, 即使其他物業借很多錢,但自住單位唔 會借得多,由於他們躺平,銀行會要求 加按自住單位來降低其他物業的借貸比 率。 老實說,亦唔到那些投資者唔肯, 到了自住單位資產與債務相若時,銀行 便會要求投資者還款,否則就會沒收物 業,這亦是最近頻現資深投資者的自住 單位變銀主盤的原因。當自住單位變成 銀主盤,代表投資者信用全失,要解決 財務問題就更加困難,所以解決銀行貸 款問題,千祈唔好貪方便,躺平不是解 決問題的辦法。 梁家權攝 ■證監會聯同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機構,共同打擊金融詐騙及 欺詐行為,保障香港的普羅大眾。 插圖:Wah 陸叔開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 兼投資策略顧問,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岸 上 逍 遙 葉澍堃,在政府工作了三十多年後, 決定退下來,享受人生,吃喝玩樂,岸上逍遙。 是 非 非 是 湯文亮,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澳門人,一個唔 賭錢的賭徒,所發表的言論,不少人認為似是 而非,有心人才知道似非而是。 醫 道 岑信棠,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 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 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只 能 回 味 梁家權,資深新聞工作者。 飲食文化著作有《尋找失落的菠蘿油》、《沒有粉絲的碗仔翅》、《食蛋撻的路線圖》、《麥芽 糖的黐纏往事》、《苦路救星陳皮梅》 、《當油炸鬼變成老油條》 、《天橋底的牛丸》。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