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A2 09.17.2025 星期三 要聞 夷平加沙 戰略上注定失敗 以色列一名軍方官員16日稱,以色列國 防軍正向加沙城中心推進。這座人口 稠密的城市被以色列視為哈馬斯的主要據 點。這位官員估計,目前在加沙城作戰的哈 馬斯武裝人員約有2000至3000人。以色列國 防部長卡茲16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加沙 燃燒中。以色列國防軍以鐵拳打擊恐怖分子 機基礎設施,國防軍士兵英勇正為了釋放人 質、擊敗哈馬斯而戰。任務完成前,我們不 會鬆懈也不會撤退。」 加沙城位於加沙地帶北部,為全境最大 城。居民說,過去兩天,市區遭遇的轟炸急 遽升級,比之前更為猛烈的爆炸摧毀市區數 十處民宅,海軍艦艇、坦克、戰鬥機聯合轟 炸濱海地帶。地面行動開始後,當地持續遭 受「無情轟炸」。半島電視台報道,加沙城自 當地時間16日黎明時分以來至少奪走41條人 命,全境累計至少45人喪生。加沙城長期遭 以方圍困,已進入饑荒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以軍展開地面行動前數 小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才與以色列總理內 塔尼亞胡及以色列高官會晤,兩名以色列官 員透露,魯比奧告知特朗普政府支持以軍的 地面行動,但希望行動能迅速執行,並且盡 快結束,魯比奧沒有對地面行動踩剎車。 聯合國估算,加沙城及周邊約100萬人 口中已有約40%逃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 雷斯表示,「以色列一意孤行,決意將戰事 進行到底」。古特雷斯稱,加沙的局勢無論 「在道義上,還是政治上和法律上都無法容 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也呼 籲結束「屠殺」,並指出有「越來越多證據」顯 示存在「種族滅絕」行為。以軍對加沙發動地 面攻勢也遭到歐盟、英國和德國的譴責。法 國外交部16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以色列在 加沙城中心發動地面攻勢,並呼籲以色列政 府「立即停止毀滅性軍事行動」。歐盟委員會 也預定17日提議對以色列實施制裁,以迫使 以色列政府改變戰爭方針,相關措施料包括 暫停貿易優惠、制裁極端主義的部長等。路 透社引述以色列部分軍事指揮官稱,這可能 是代價高昂的錯誤行動。 哈馬斯16日凌晨宣稱,特朗普政府因 「明目張膽的偏見」必須為衝突升級負起「直 接責任」。哈馬斯也放話,以軍這波攻勢將 「威脅遭俘擄的以軍士兵性命」。2023年10月 7日由哈馬斯武裝人員從靠近加沙地帶邊境 的以色列擄走超過250名人質,以色列當局 稱仍有48人尚未獲釋,據信目前活著的僅剩 20人。人質家屬16日在位於耶路撒冷的內塔 尼亞胡官邸外針對以軍這波攻擊示威抗議。 以色列近日加強襲擊加沙地帶最 大城市加沙城,繼15日炸毀當地最高 樓後,16日在加沙城發動大規模地面 攻勢,目標是「徹底消滅哈馬斯」。以 色列防長稱加沙「正在燃燒」,一名軍 官表示部隊已深入加沙城的市中心。 據估計,加沙城及周邊約100萬人口中 已有約40%逃離。 以軍地面部隊攻入加沙城 城市「正在燃燒」幾十萬人無奈逃離 ▍本報訊 ▍ 由聯合國委託的一個國際獨立調查委員 會16日公布報告,指控以色列從2023年10月 至今,在加沙地帶「有意識地」摧毀巴勒斯坦 人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聯合國巴勒斯坦被佔領土人權狀況獨立 國際調查委員會主席納維.皮萊(Navi Pillay) 表示,該委員會並非代表聯合國發表意見, 但已得出「加沙正在發生並持續發生種族滅 絕」的結論。這是聯合國授權調查委員會首次 指控以色列犯有「種族滅絕罪」。皮萊女士表 示,該報告應「促使聯合國高層領導」採取同 樣行動。 在獨立調查報告公布後,聯合國人權事 務高級專員沃爾克表示,他看到了加沙地區 存在「種族滅絕」的「證據」。沃爾克譴責了以 色列軍隊正在對加沙城發動的大規模攻勢, 他認為這是「大屠殺」。他說,我們所看到 的,是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暴力升級,「非常 清楚,這場大屠殺必須結束。」 以色列則否認國際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結 論,稱其是「謊言」,並要求立即解散這個由 聯合國委託的國際調查委員會。以色列外交 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份報告完全基於哈 馬斯的謊言,並被其他人洗白和重復。」 獨立調查委員會認為,以色列當局以及 以色列安全部隊犯下了1948年《滅絕種族罪公 約》所界定的「5項滅絕種族罪中的4項」。即: 「殺害該群體成員;嚴重損害該群體成員的身 體或精神完整性;故意使該群體處於導致其 全部或部分身體毀滅的生活條件中;以及採 取旨在阻礙該群體生育的措施」。 國際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結論是:以色列 總統赫爾佐格、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 長加蘭特「煽動實施種族滅絕,而以色列當局 未採取措施」加以阻止。 加沙戰爭是由哈馬斯於2023年10月7日 對以色列發動的史無前例的襲擊引發的,據 法新社統計,襲擊造成以色列方面1219人死 亡,其中大多數是平民。此後,以色列總理 內塔尼亞胡發誓要消滅這個2007年在加沙掌 權的伊斯蘭組織。根據加沙地帶衛生部提供 的聯合國認為可靠的數據,以軍在巴勒斯坦 領土上的軍事報復行動已造成近6.5萬人死亡。 該委員會並非司法機構,但其報告可增 加外交壓力,並用於收集法院可使用的證 據。自加沙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多次被指 控在加沙犯下種族滅絕罪,指控方包括多家 非政府組織、聯合國獨立專家,甚至南非發 起的國際司法訴訟。以色列當局強烈否認這 些指控。 也門港口再遭空襲 紅海局勢升溫 以色列於16日對也門的紅海港口荷台達 (Hodeidah)發動了一系列空襲。這次襲擊首 先由與胡塞武裝有關的Al Masirah電視台確 認。以色列表示,這次襲擊的目標是胡塞武 裝,並已造成數十名也門平民喪生。 胡塞武裝發言人Yayha Saree在社交媒體 X上表示,防空系統正在對抗以色列的空襲。 據Al Masirah電視台報道,以色列在16日進行 了12次空襲,以回應胡塞武裝的軍事活動。 在襲擊發生前,以色列軍方曾警告荷台 達港的所有人員和停泊的船隻立即撤離。以 色列軍方的阿拉伯語發言人Avichay Adraee在 X上表示,這是為了安全考量。路透社報道, 港口的兩位消息人士稱,以色列的襲擊目標 是3個已修復的碼頭,襲擊持續約10分鐘。以 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表示,如果胡塞武裝繼續 攻擊以色列,他們將「繼續遭受打擊」。 自2023年10月以色列對加沙發動戰爭以 來,胡塞武裝一直在以無人機和導彈攻擊以 色列,以聲援遭受攻擊的巴勒斯坦人。以色 列則對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地區的基礎設施 進行打擊,包括港口和發電站。 以色列最近一次對也門發動的空襲是在 本月10日,以軍對也門首都薩那及北部焦夫 省發動了空襲。根據也門衛生部及當地胡塞 武裝通報,襲擊造成至少35人死亡,超過130 人受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平台 X上表示,此舉是回應此前胡塞無人機攻擊 以色列拉蒙機場。他揚言:「任何攻擊我們的 人,我們都會打擊到。」 聯合國認定以色列「種族滅絕」 加沙城的廢墟上空煙塵瀰漫,以色列 坦克轟鳴著駛過殘垣斷壁。戰爭已持續兩 年,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代 價最高的消耗戰。內塔尼亞胡政府堅持要 「徹底剷除哈馬斯」,確保所有被扣押人員 獲釋。這種軍事策略不僅引發了嚴重的人 道主義危機,還會使以色列陷入更深的戰 略困境。 以色列最初的目標是「摧毀哈馬斯」和 「營救被綁架人質」。但如今,這些目標似 乎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實現。軍事記者齊 圖恩批評以色列軍隊最近的地面行動「毫無 作戰意義」,部隊行動「缺乏連貫性、缺乏 連續性、缺乏明確目標」。80名以色列前安 全官員發出警告,指「沒有政治目標的戰爭 將導致失敗」,當前的戰爭是一場「欺騙性 的戰爭」。 加沙戰爭嚴重削弱了以色列的軍事能 力,衝擊了經濟,加深了社會分裂。士兵 的士氣和戰鬥積極性明顯下降,處於「極度 疲憊和耗竭的狀態」,自殺人數顯著增加。 武器和裝備也面臨短缺,曠日持久的戰爭 迫使以色列對彈藥、備件、炸藥以及坦克 和裝甲運兵車的裝備進行「經濟管制」。 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已經達到驚 人的程度。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統 計,自2023年10月7日開戰以來,至2025年 6月,巴勒斯坦地區已有55104多人死亡, 127394多人受傷。7、8月的死傷人數暫時 無法統計。死亡、破壞、飢餓和流離失所 成為巴勒斯坦平民的悲慘處境。聯合國警 告,防止饑荒蔓延的時間窗口正在迅速關 閉。 以色列在戰術層面取得了一些成 果——摧毀哈馬斯的地道、救回部分戰 俘、實施大規模爆破。但這些成就並不一 定轉化為戰略勝利。軍事分析家指出,實 戰勝利與戰略損失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前 車之鑑多的是——當年進軍越南、阿富汗 和伊拉克並沒有增強美國的安全,1982年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也沒有增強安全。戰爭 持續的時間越長,以色列和黎巴嫩發生衝 突、約旦河西岸發生起義、紅海出現更大 危機甚至與伊朗開戰的風險就越大。這一 切,都不會使以色列或其他任何人更加安 全。 以色列的一意孤行不僅在國內引發分 歧,也在國際舞台上導致日益孤立。盟友 如澳洲和英國紛紛譴責其控制加沙的計 劃,德國宣布將停止出口可能在加沙使用 的軍事裝備。國際刑事法院對以色列總理 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 令,罪名是犯下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 事實證明,純粹依靠軍事手段無法解 決根本問題。以色列國防軍可能暫時清除 了加沙某個街區的武裝人員,但真正安全 從未源自軍事控制本身。仇恨的種子深埋 在廢墟之下,比任何隧道都更難清除。巨 大的流血衝突、公共衛生危機和饑荒,從 來都無法真正促進安全。 加沙的局勢無論在道義 上,還是政治上和法律上都無 法容忍。 聯合國秘書長 古特雷斯 ■以色列炸毀了加沙地帶最高樓、位在加沙城西邊的「Al-Ghafri大樓」。圖為這幢20層的公寓在6秒內被夷為平地,現場揚起大量塵埃。 路透社 ■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發動地面 攻擊被迫逃離加沙城。 路透社 電郵:overseas@singtaonewscorp.com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