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2025星島日報(美西版)

09.17.2025 星期三 A4 美國新聞 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 (Kristi Noem)也在芝加哥,並 宣布探員清晨展開多次逮捕行動, 上傳嫌犯被押解出家的畫面。她 稱:「我們的工作才剛開始。」 《美聯社》報道,特朗普總統近 期多次威脅在芝加哥派駐國民兵, 稱將進行「強力行動」。他週二再度 暗示國民兵進駐。伊利諾州州長普 利茨克(JB Pritzker)批評此說法「難 以置信」,指控特朗普意圖鎖定民主 黨選票基地。芝加哥郊區一軍事基 地拒絕評論是否提供後勤支援。 博維諾向媒體表示,行動小組 已分布全市,諾姆更親身參與凌晨 5點半的突襲,逮捕5人,其中包括 一名美國公民37歲的喬博特洛(Joe Botel lo),他雖出示身份證仍遭拘 留。維權人士譴責此舉是「作秀」, 並批評ICE粗暴干涉公民與非公民 的生活。 移民社群人心惶惶,墨西哥獨 立日慶典被迫取消,上週亦發生一 名男子因拒捕遭ICE探員開槍擊斃 的事件。普利茨克指控博維諾的手 段歧視且暴力,稱特朗普政府是刻 意挑動緊張氣氛,為軍隊介入製造 藉口。他表示,執法人員往往針對 膚色較深或說外語人士,而非罪犯。 博維諾過去在洛杉磯主導「轉身 燃燒」行動,大規模逮捕並爆力破 窗、闖屋,甚至騎馬清剿公園。該 行動突襲性強、未事先預告。他如 今強化芝加哥內容,回嗆批評者, 並以上傳歌曲配樂的影片展現抵達。 芝 加 哥 市 長 布 蘭 登 莊 臣 (Brandon Johnson)強調警局不會配 合聯邦行動,並簽署象徵性行政令 保障居民抗議權利,稱:「若聯邦踐 踏憲法,警局有責任守護民主。」他 與普利茨克均說將對聯邦提告。 諾姆則堅稱DHS不會退讓。 該部表示,自本月初行動以來,芝 加哥已逮捕約兩打人,維權者則稱 僅一個郊區一天逮捕就超過15人。 ICE官員未回應置評。 伊利諾州聯邦眾議員安德伍 德(Lauren Underwood)表示,自9 月6日「中途閃電行動」(Operation Midway Blitz)展開以來,ICE已拘 捕250人,範圍涵蓋全州及印第安納 州部分區域。她批評說:「所有伊利 諾州人都應感到安全,但特朗普領 導下的ICE讓人憂心與震驚。」 美國總統特朗普入稟控告《紐 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及企鵝蘭登書屋(Penguin Random House),指兩者聯手在2024年大選 前發動抹黑行動,要求150億美元 賠償。 《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 特朗普的律師在訴狀中指控,《紐 約時報》已成為「散播謊言的主要且 毫無歉意的推手」,並點名多篇針 對特朗普的報導構成誹謗,包括前 白宮幕僚長約翰凱利(John Kelly)據 稱曾警告特朗普會「像獨裁者般統 治」、有關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 (The Apprentice)製作過程的文章, 以及追蹤特朗普爭議事件的報導。 訴訟在佛羅里達中區聯邦法 院提出,被告包括《紐約時報》及 其記者彼得貝克(Peter Baker)、羅 斯比特納(Russ Buettner)、蘇珊克 雷格(Susanne Craig)、米高施密特 (Michael Schmidt),並將出版比特 納與克雷格合著《幸運輸家:特朗 普如何揮霍父親財富並製造成功 假象》(Lucky Loser: How Donald Trump Squandered His Father's Fortune and Created the Illusion of Success)的企鵝蘭登書屋列為被告。 訴狀指出:「今天的《紐約時 報》已淪為民主黨的傳聲筒,該報 的編輯作業已成為大規模誹謗政治 對手的工業流程。」特朗普的律師指 控,被告企圖破壞總統「得來不易 且享譽全球的商業成功名聲」,並 打擊其2024年連任機會。 訴狀又說:「特朗普總統提起 此案,是要強調這一原則,明確告 訴所有對長年新聞腐敗感到疲憊與 憤怒的美國人,《紐約時報》及其他 傳統媒體的肆意誹謗時代已經結 束。」 《紐約時報》發言人回應稱訴訟 毫無根據,表示:「這起訴訟缺乏 任何正當法律主張,只是試圖箝制 與打擊獨立新聞報導。《紐約時報》 不會被恐嚇手段嚇倒,我們將繼續 無懼無私追求真相,並捍衛記者替 美國人民發問的憲法第一修正案權 利。」 訴狀還聲稱:「特朗普總統非 凡的能力體現在他成功努力恢復新 聞業的誠信,修補《紐約時報》等傳 統媒體十多年來造成的巨大傷害。」 今年7月,特朗普也曾控告 《華爾街日報》(The Wal l Street Journal),索賠100億美元,因該報 報導特朗普曾於2003年寄一封帶有 低俗內容的信給聲名狼藉的金融家 傑佛瑞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 該信後被收錄在為愛潑斯坦50歲生 日製作的書中,特朗普否認此事。 對此,日報母公司道瓊(Dow Jones) 發言人表示:「我們對報導的嚴謹 與準確深具信心,將全力應對任何 訴訟。」 本報訊 好市多(Cos t co)宣布召回自 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普羅賽克 (Prosecco Valdobbiadene),原因是酒 瓶可能在無任何預警的情況下爆裂。 好市多週二在官網公告指出, 此次召回涉及4月25日至8月26日之 間購買的產品,受影響酒瓶曾在愛 荷華州、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 肯塔基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 州、密蘇里州、北達科他州、內布 拉斯加州、俄亥俄州、南達科他州 和威斯康辛州銷售。 好市多表示,即使未開封、未 被觸碰,酒瓶也可能突然爆裂。公 司建議消費者將未開封的酒瓶用紙 巾包好,再放入塑膠袋中丟棄,以 避免破裂玻璃造成風險。 美聯社詢問是否有傳出相關受 傷案例、銷售數量或問題如何發 現,好市多週二未作回應。進口該 批酒品的邁阿密公司Ethica Wines 也未回覆置評請求。 好市多表示將寄發通知信給受 影響的顧客,消費者憑該信函到最 近的門市可獲全額退款。 本報訊 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ChatGPT 的開發商OpenAI發布首份詳盡研 究,揭示用戶如何使用ChatGPT及 其用戶群體結構,提供了前所未有 的深入觀察。有關報告顯示,截至 7 月底,其每周活躍用戶佔全球成 年人口的近10%。 綜合《華盛頓郵報》和石英財經 網(Quartz)報道,這份報告研究了 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期間,150 萬名ChatGPT用戶的聊天紀錄,最 終在15日發表了全長 62 頁的結果。 研究顯示,ChatGPT的用戶群 遍布全球且多元化,當ChatGPT 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剛剛流行 時,大約 80% 用戶擁有「通常屬 於男性」的名字。但OpenAI研究指 出,到2025年6月,擁有女性名字 的用戶多達52%。用戶群主要以年 輕人為主,研究中近半對話來自 18至25歲的群體。 研究發現,受過高等教育的專 業職業用戶更有可能在工作中使用 ChatGPT。超過46%擁有大學學位 的用戶在工作中使用 ChatGPT, 而沒有大學學位的用戶在工作時使 用ChatGPT的比例僅為37%。研究 還發現,高薪技術職位的人員更有 可能使用ChatGPT協助工作,尤其 是從事電腦相關職業的人員。 研究同時發現,ChatGPT的使 用率在較貧窮國家的增長速度比富 裕國家更快,但是當中並未列出各 國數據。OpenAI表示,ChatGPT 現時每周活躍用戶已超過 7 億人。 研究又指出,人們越來越常在 日常生活中使用ChatGPT。2024 年6月,用戶輸入的提示大致上屬 工作與私人用途各佔一半。但到 2025年 6月,非工作用途已佔全部 對話的73%。 OpenAI把逾百萬條聊天記錄 分為7大類別,最大一類是「實用指 引」,佔28.3%,包括尋求操作方 法或學校作業解答等。第二大類別 是「寫作協助」。程式碼生成功能亦 在科技界廣受歡迎。研究顯示,約 4.2% 對話與編程有關。 本報訊 曾主導洛杉磯大規模移民掃蕩行動的美國邊境巡邏隊探員格雷 戈里博維諾(Gregory Bovino)週二現身芝加哥,顯示全美第三大城 市的移民執法或進入更具攻擊性的階段。博維諾在社交平台上傳特 效影片,寫下「芝加哥,我們來了!大規模行動將延續我們在洛杉 磯的使命」,片中可見探員車隊駛入市區、持槍探員巡街。 洛杉磯移民掃蕩主導探員 抵芝加哥 ICE在伊利諾州已逮捕數百人 移民社群人心惶惶 ▍本報訊 ▍ 好市多召回汽泡酒 瓶身恐無預警爆裂 ChatGPT用戶多為女性 高學歷者工作時更常用 F B I局長卡什帕特爾(K a s h Patel)週二(16日)在激烈的參院監督 聽證會上與持懷疑態度的民主黨議 員正面交鋒,為自己的施政紀錄辯 護,駁斥外界指控他將全國最高執 法機構政治化,並替總統特朗普對 所謂敵對人士進行報復。 這是帕特爾上任後首次出席參 院司法委員會的監督聽證,對他而 言是關鍵時刻,必須證明自己能勝 任這個職位,尤其在FBI內部動盪 及美國政治暴力憂慮升高的背景 下——上週保守派行動家查理柯克 在猶他州大學校園遇刺身亡,更凸 顯威脅嚴重性。 聽證會呈現鮮明黨派對立,共 和黨全力聲援帕特爾,民主黨則指 責他玷污FBI的中立性。帕特爾指 控民主黨作秀、藉機刷政治分數, 場面多次陷入激烈互嗆。 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布克 (Cory Booker)批評說:「你的領導 失敗嚴重威脅美國人民安全,我們 因此更易遭受國內外攻擊。」帕特爾 憤怒回應,稱其言論是「充滿謬誤 的長篇抱怨」,並列舉自己上任7個 月以來FBI的成績,包括逮捕2.3萬 名暴力重犯、查獲6,000件武器、逮 捕1,500名兒童性侵犯者。 帕特爾在對加州民主黨籍參議 員謝安達(Adam Schiff)激烈交火時 大聲說:「你是坐在美國參議院最 大的騙子,是這個機構的恥辱,也 是徹底的懦夫。」謝安達反擊說: 「你可以把網路酸民升任FBI局長, 但他永遠還是網路酸民。」帕特爾繼 續大聲回嗆,雙方互不相讓。 本報訊 ■好市多召回氣泡酒。 官網圖片 ■伊利諾州抗議人士在ICE設施外示威。 美聯社 特朗普控《紐約時報》誹謗 求償150億美元 在遭搶匪槍擊險死僅數日 後,菲利普馬塞洛(Felipe de Jesus Hernandez Marcelo)前往愛荷華州 警局希望取回財物。6月21日,他 在愛荷華州馬斯卡廷遇劫中槍,警 方保管了他的汽車與現金,但他在 法庭作證時回憶,警局拒絕歸還物 品,反而以未繳交通罰單的舊通緝 令將他拘捕。數小時內,他被移交 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自此 被羈押候審,等待遣返程序。28歲 的靴南德茲自2021年從墨西哥非法 入境。 《美聯社》報道,馬塞洛只是特 朗普政府加強打擊非法移民後,愈 來愈多被捕並無限期羈押的罪案受 害者之一。 ICE已撤銷一項長期保護受害 移民免遭拘押與驅逐的政策,使申 請U簽證及T簽證(犯罪及人口販運 受害人及家屬可留在美國)的人數 大減,部分人在冗長的審批過程中 遭拘押,且在另一項新政策下被認 定無法保釋。批評者指此舉殘酷, 不僅傷害受害者及家屬,也損害公 共安全,因為更多非法移民將不願 報案或與警方合作。 移除保護政策發生在一月,原 政策要求ICE避免拘押犯罪受害移 民,並保護持有或申請U簽證、T 簽證者。 馬塞洛正尋求申請U簽證,作 為重傷案受害人及檢方關鍵證人, 他理應符合資格,但馬斯卡廷縣檢 察官尚未簽署認證。 拜登時期的政策要求ICE在決 定拘押前考慮移民是否為受害者, 以免打擊報案意願。但部分保守派 認為單憑受害經歷不應給予留美權 益。 新政策允許ICE即使面對持 U、T簽證者也可拘押,只需確認 不影響警方偵查,且不再要求主動 查證受害事實。 本報訊 特朗普政府撤銷保護政策 ICE加速遣返遭罪案侵害移民 ■馬塞洛照片(當事人律師提供)。 美聯社 ■新澤西州民主黨參議員布克(左一)質詢聯邦調查局局長帕特爾。 美聯社 民主黨參議員布克 痛批FBI局長帕特爾 「領導失敗」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