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24東周刊(洛杉磯版)

餘有畫具店、裝裱店、小賣部和飯店。 二 年爆發新冠疫情,各行業大受打擊,油 畫不是生活必需品,自難幸免,畫店和畫家都積 極探索新的經營模式,當中有畫商除繼續作畫及 賣畫,還創出「零基礎油畫體驗」的新業務,他 們在店外擺放十數張枱凳,提供畫筆、顏料和畫 布,顧客只需付上三十至八十元,便能體驗一次 當畫家的感受,老闆則不時從旁指導。由於花費 不多,疫情期間市民又缺乏娛樂,油畫體驗竟然 大受本地市民歡迎,經常客滿,儘管利潤微薄, 卻令店舖能夠支撐下來。 內房市道不景連累油畫滯銷 三年疫情過去,畫店老闆以為苦盡甘來,經 濟卻未如預期復甦,市民消費變得謹慎,連油畫 體驗的新業務也一落千丈,店東稱:「疫情後深 圳的大型商場都不斷搞活動吸客,主題樂園也越 創認為,大芬畫師須增加原創元素,提高作品競 爭力,也須在宣傳上順應新媒體時代,嘗試直播 賣畫,與抖音網紅合作引流等。有 業者抓住互聯網引流的趨勢,借助 明星 ,將畫室空間改造成「明星 體驗館」,陳列明星肖像畫作、專 輯封面擺設品和潮流玩具等,吸引 年輕遊客付費參觀,打卡留念。 「一味埋怨沒有用,我們要找 問題、想辦法。」龍景創說:「疫 情放開後客人流動,我認為機會又 來了。」 開越多,小孩子都喜歡有動感的玩樂,怎會來這 裏悶悶的坐着畫畫,現在有時每天只有一兩個人 來畫畫,大部分只來閒逛。」畫 店老闆承認收入不夠交租,每月 在燒錢。 此外,內地房地產市道不 景,新屋落成及入伙大減,人們 不買屋或者不換新屋,就沒有購 買油畫的需求,大芬村的油畫自 然滯銷。一名經營畫室二十餘年 的畫商坦言,疫後經濟下行,消 費意欲大減,加上同行競爭激 烈,大芬村面臨史上最低潮。 為了振興經濟,今年國慶期 間大芬村舉行「夜大芬」藝術創 意市集,七場活動吸引三十萬人 次。大芬美術產業協會會長龍景 中 國 解 碼 ○ IP 大芬村萬千畫家之中,趙小勇最為人 認識,他多年來臨摹荷蘭著名畫家梵高的 作品超過十萬幅,其經歷被拍成紀錄片 《中國梵高》。 現年五十二歲的趙小勇是湖南人,愛 好畫畫,十五歲在藤籃廠為藤籃填色,其 後由同鄉介紹到大芬村當畫匠,沒有任何 美術功底的趙小勇,跟着同鄉從構圖、色 彩、筆法學起,由於領悟力強,僅半年便 滿師。 成為師傅後趙能夠自己決定畫作,期 間他只畫梵高的作品,最多一天畫十幅, 最快二十八分鐘畫完一幅《向日葵》;幾 年下來,他臨摹梵高的畫超過十萬幅。 趙小勇靠畫梵高的作品買屋、買車、 娶老婆,也成立自己的畫室,卻多年來從 未見過梵高的真跡。一四年他獲好朋友邀 請到荷蘭,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第一 次親眼看到梵高真跡,才發現臨摹二十年 的畫,自以為能夠以假亂真,始發現自己 的畫作根本不像。自此趙小勇決定改變, 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中國梵高 臨摹超過十萬幅 ▲ 順應新媒體時 代,大芬村的店舖 也開始嘗試直播。 ▲ 全盛時期歐美市 場七成油畫來自中 國,中國八成油畫 則來自大芬村。 ▲趙小勇因臨摹梵高作品而著名,近年他 卻專注於原創畫作。 56 2024.11.17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