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跳跳,是小朋友的日常,一不小心或 發生意外,有可能引致骨折。雖然小朋友骨骼 的復元能力比大人強,但是意外總得避 免。今期骨科醫生會分享兒童創傷性骨 折的因由及治理方法,藉此提高父母 的危機意識。 撰文:張偉俊 設計:袁明毅 X ▲李安邦醫生說,兒童受傷骨 折,適當處理後很快痊癒。 兒童骨折很多時在 遊樂場地發生。 ▲ 有些骨折個 案只須打石膏 固定,便能生 長癒合。 68 2024.11.17 園裏滿載歡欣的玩樂 聲,五歲的哲哲每天 最期待媽媽帶他到這裏玩耍, 旋轉攀爬塔是他的最愛,經過 多次「訓練」,他早已是「攀 登高手」。不過,高手也有失 誤的時候,有次哲哲膽大了, 嘗試隨着攀爬塔旋轉去登頂, 怎料右手不夠力抓緊繩子, 「嘭」的一聲,整個人應聲墮 地。 哲哲媽媽見狀,立即上前 抱起兒子,起初以為跌下來的 位置不太高,應該不會受傷, 然而看見哲哲抱着右手大哭, 就知道事態不妙,馬上帶他去 急症室求診。經醫生了解及檢 查,相信哲哲落地時右手撐着 身體,承受了衝擊力, 光檢 公 查證實右手掌骨折,需要即時 接受手術修補。嚇壞了的媽媽 事後叮囑他不能再做「高危動 作」。 跌倒借力前臂遭殃 兒童創傷性骨折,很多時 與他們比較好動活躍、不懂節 制有關。仁安醫院骨科顧問醫 生李安邦說,最常發生的個 案通常是從高處跌倒而受 傷,案發地點以公園等戶外 地方為主,少數個案會在家 中發生,例如在梳化上蹦跳 失足跌倒。手腕及手肘是重 災區,下半身受傷的比例則 相對較少。 或許大家會思疑,小朋友 跌倒的位置再高也有限度,為 甚麼會嚴重到骨折呢?李醫生 解釋,主要與落地姿勢有關︰ 「當他們跌下時,本能地以雙 手按地支撐身體,整個人的體 重就會落在手腕或手肘上,加 上扭動壓力,就會引致骨 折。 一」 般而言,兒童創傷性骨 折可分為完全骨折及不完全骨 折,其中以「嫩枝骨折」 ( )這個 分類最為常見,意思是兒童的 骨頭裂開或屈折、但未完全破 碎時的狀態。李醫生說,患童 的肢體或會變形或扭傷,伴隨 疼痛及明顯腫脹,甚至 不願意移動身體,拒絕 父母接觸患肢,假如小 朋友受傷後有類似行為 表現,家長必須多加留 意。 若子女不幸跌倒受 傷而骨折,父母自然心 痛不已。幸好兒童身體 正處於成長期,即使受 傷,復元速度也比成年人快, 一切關係到他們的骨骼特性。 骨骼年輕癒合力高 李醫生指出,兒童的骨骼 有四大特性︰一、骨的彈性 好,不容易折斷,但就可能容 易彎曲及變形,因而較常導致 上述提及的「嫩枝骨折」; 二、骨骼處於不斷成長及改變 的狀態;三、骨骼有自行痊癒 的能力,骨折後毋須百分百復 位也能康復,年紀越小,癒合 能力越強,部分個案單靠打石 膏已能令骨骼回復正常;四、 復元能力較快。這亦與年齡有 關,例如六、七歲兒童需要三 星期時間康復,小至兩歲甚至 不用打石膏,小心護理患肢已 可。 此外,由於兒童的關節面 軟骨相對較厚,關節周邊的結 締組織較為柔軟,故此關節囊 及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的靈 活性也因而較好。以上各種條 件,也造就兒童骨折後能夠比 成年人更快恢復活動能力。 俗稱「馬騮架」的 爬架,失手跌下受 傷,有機會骨折。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