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太嚴重的個案, 打石膏已經足夠,好好固定患 肢便能痊癒。骨折情況嚴重的 話,就要進行手術,並且需要 全身麻醉。故此,我們提醒父 母在送院前切勿飲食,因有時 傷勢可能壞到要即時進行手 術,如剛進食就需要等候一段 時間才能接受麻醉做手術。術 後,或需要在外面打石膏固定 患處,亦可以使用鋼針或螺絲 從裏面固定,視乎小朋友會否 過度郁動。」李醫生說。 不論是手術或單純打石 膏,目的都是固定骨折地方, 等候復元。李醫生說,相對而 言,手術是可以更快讓小朋友 回復活動能力,康復期間會再 接受檢查,評估骨骼癒合狀 況,一般四至六星期已能拆走 第一步是問症,例如受傷經 過、身體其他位置有否感到不 適等,畢竟手腕或手肘骨折, 其中一方同時受傷的機 會頗大。 第二步就是 光檢 查,為小朋友照 光會 有特別方法。「由於他 們的骨骼處於生長期, 為免因此看漏某些骨裂 位置,故此同時會檢查 雙手,即左手受傷,右 手也需要照 光,從而 比對患肢的狀態,加強 診斷的準確性。」李醫 生解釋。 拉肘手肘 韌帶被卡 透過 光檢查,一般已能 評估到骨折狀況,惟在某些情 況下,受傷兒童可能需要接受 磁力共振及電腦掃描,四歲的 俊彥就經歷過。他是一名「百 厭仔」,最喜歡爸爸與他玩 「飛飛」,即是爸爸拉起他的 雙手,猶如在主題樂園的機動 遊戲般,在空中旋轉。這種被 媽媽評為「高危動作」的遊 戲,當然有樂極生悲的時候。 某天,俊彥顯得悶悶不 樂,整天坐在一角,而且慣性 把右手隱蔽於牆邊,父母想碰 也不能碰,媽媽見狀,就知道 出事,立即帶他到醫院求診。 起初, 光檢查並沒有發現任 何骨折跡象,然而俊彥表現的 徵狀,與骨折無異。最終,醫 生需要安排磁力共振檢查,始 能確認傷勢。原來,俊彥右手 肘甩骹,當刻他們就意識到, 應該是「飛飛」這個遊戲出 事。 俊彥的個案,醫學上稱為 「拉肘症」( ), 源於拉扯而令關節脫位,但不 完全脫臼。李醫生說,患者的 手臂及手肘一般沒有明顯受傷 跡象,沒有紅腫及瘀傷等情 況,但就可能出現手臂直掛在 身旁或不願意使用患肢,表徵 很多時與骨折相似。 由於兒童的韌帶相對薄弱 及較具彈性,加上骨骼或關節 之間的軟組織仍未完全生長, 故此當手肘關節垂直而前臂遭 用力牽扯,前臂的橈骨便會稍 為向前移,圍繞橈骨的韌帶亦 會一同移位,卡在肘關節之 如果子女跌倒骨折,父母 應保持冷靜,迅速應對,才能 避免傷勢惡化。送院前,除非 現場有危險,否則應避免移動 傷者,有需要時小心脫去傷處 的衣物或鞋履以露出關節。假 如家長曾受過急救訓練,則在 懷疑小朋友有可能骨折的情況 下,考慮進行急救護理,小心 固定患肢,並要保持他們身體 暖和,預防休克。 送抵醫院後,醫生會評估 受傷部位及嚴重程度,從而進 行相應治療。李醫生說,診斷 間,正因韌帶受到擠壓,便會 引起劇痛。 固定患肢加速康復 李醫生說,透過手法讓韌 帶復位,一般已能康復,基本 上不需要額外治療及固定手肘 休息。而絕大部分拉肘症個案 不會引起後遺症,亦不會對骨 骼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隨着韌 帶逐漸變強,較少會再次脫 位。但他提醒家長,切忌拉扯 幼童前臂,抱起幼童時亦要捉 上臂或肩膀,減低意外發生風 險。 說回哲哲的個案,他的傷 勢比拉肘症嚴重,幸李醫生指 出小朋友的復元能力很強,只 要接受合適治療,便可迅速康 復。 石膏 李。 醫生提醒, 拆走石膏並不代表整個 康復期完結,骨骼完全回復正 常,仍需要數星期時間。在此 期間,他們不能進行劇烈運 動,上體育課也應避免,有需 要時可以利用枴杖輔助步行或 以輪椅代步,假如無法回校上 課,家長不妨與學校溝通,以 網課代替,減低對 學習的影響。 X X X X X Pulled Elbow 01. 遠端橈骨的不完全 骨折及尺骨嫩枝骨 折,只發生在兒童 身上。 02. 需 要 進 行 手 術 修 補,以克氏鋼釘居 定。 03. 骨折位置癒合,回 復正常。 04. 有些骨拆情況 或需要手術修 補,之後再 以石膏固 定 位 置。 01 02 03 04 ▲父母拉起兒童雙手玩「飛飛」屬高危動 作,有機會引致「拉肘症」。 70 2024.11.17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