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24東周刊(洛杉磯版)

愛笑,愛靚,愛翡翠。父親從事玉石批發生意超過四十年, 自小玩玉多過玩Barbie。1999年取得G.I.A.寶石鑑證資格, 在見盡各類寶石後,更加鍾情玉的獨特個性。2004年開設工 作室,全情投入奇妙深玄的玉石世界。 Serena Yau 玉裡心經 賣年齡問題:「你知唔知咩嘢係『孖條』雪 條?」OKOK,怕你唔認老,又驚你真係唔知, 我介紹返。 「孖條」,就是二合為一,但卻有兩支雪條棒的 雪條。有技巧的話,可以掰成兩條,與朋友分享吃。 能完美平分近乎是神蹟,多數是邊大邊小;而最糟糕 是掰開的力道控制不好,整支雪條就隨着那「啪」的 一聲,散碎掉到地上。 摸摸口袋,也沒餘錢再買,一支「孖條」,就成 了兩個孩童的遺憾。或者為了保護幼小心靈,「孖 條」如今已少見,只留下「樂苦存於一掰」的童年回 憶。 小時候的「分」,有嚐甜的期待,長大了的 「分」,多是苦澀在等待。分手、分家、分隔……本 來「分享」是樂事,可是不知怎的,現在是連訴說傷 心事,也用上「分享」。張冠李戴,分享也不一定是 甜了。 傷心事拿出來「分」也算,連翡翠也分,就有點 奇怪。別興奮,不是「分送」,是「分割」啊! 近日無意在IG滑出了一則帖文。帖主滿心歡喜說 將母親送她的一塊翡翠圓牌,找了個玉匠如切pizza般 切割成四片,再分贈給老公和兩個孩子。她指此舉等 於讓自己一家四口,同沾母親的愛云云。 帖主更喜孜孜的附上圓牌完整時,和分割成四片後 的相片作對比。從相片所見,那遭分割的翡翠光素清 潤、質色可人,叫我一顆翡翠痴情心,不禁啼血泣淚。 要知玉匠分割一件翡翠,必然是為了去蕪存菁, 精益求精;否則,誓盡力保留她的原貌。而將一件完 好的翡翠成品再次分割,更只會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才會啊! 我有位好友的媽媽,需要做一個手部手術,醫生 要求老太太,先要除下戴了逾半世紀的翡翠手鈪。 可是老太太早已由50年前,初戴手鈪的那位婀娜 多姿纖巧少婦,於幸福包圍下成了珠圓玉潤的貴氣老 人了,手鈪自然也脫不下了。唯一方法,就是請玉匠 專業地把手鈪切斷。 最終手鈪順利切開,而老太太握着已成兩截的手鈪 時,那惋惜唏噓的神情,確是愛翡翠的人方能明白。 在所羅門王智解真假母親爭兒的故事裏,王假意 執刀,說要把嬰兒劈成兩半來平息爭拗,其中真母親 愛子情深,為免親兒遭難,寧願含淚讓人。 想來換作是「翡翠」,我亦會如斯選擇。你要切 開分一半,我也情願整件贈你,並非我愛得不夠,而 是我愛得太深。 有些事物,實實在在不能分,若果樣樣可以分, 「全心全意」又要來幹麼? 出 ◄有時候,並不是所有東西能如「孖條」 般可以分享的。 分離從來不易 79 2024.11.17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