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是治療大腸癌的重要手 段。然而,術後病人往往身 體較為虛弱,需要透過多種方式促進 身體恢復。其中,運動在大腸癌患者 術後復健過程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 用,具有多方面的益處,在不同時期 更加有不同的作用。在手術後初期, 運動能夠促進身體機能恢復。適當的 運動,如散步、太極等有氧運動,能 逐漸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減少心肺 功能不佳導致的疲勞感。運動能促進 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液的分泌,有助 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便秘等消化 系統問題。 運動同時對心理健康有正面作 用,被診斷為大腸癌以及接受手 術,對病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壓 力,術後許多患者會陷入焦慮和憂 鬱的情緒。運動可以促使身體分泌 內啡肽 ( ) ,這種物質被 稱為「快樂荷爾蒙」,能夠改善患 者的情緒狀態,減輕焦慮和憂鬱症 狀。透過運動改善身體機能和心理 狀態後,他們能夠重新參與自己喜 歡的活動中,與家人和朋友有更多 的互動,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更重要的是運動可以降低復發風 險,研究表明,規律運動有助於調節 免疫系統,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使 免疫系統能夠更好地識別和清除體內 可能殘留的癌細胞,在一定程度上降 低結腸癌的復發風險。運動還可以改 善身體的代謝狀況,夠幫助控制體 重,避免肥胖,調節荷爾蒙水平,減 少癌症復發的因素。 年 月在國際醫學期刊 《癌症》發表了名為「體力活動與 大腸癌患者存活率之間的關聯」的 研究報告,分析了來自兩項由美國 國家癌症研究所資助的大腸癌三期 病人手術後治療臨床研究,在跟進 時間中位數為六年的存活率,共收 納了近三千名大腸癌病人(年齡中 位數為 歲)。病人受邀請提供了 體力活動紀錄,研究團隊將他們的 體力活動量轉換為代謝當量。研究 團隊將病人的存活率與根據年齡、 性別和年份進行 配對未有患 癌的一般人 群的存活率 作出比較。之後 再分析因應代謝當量的多少,大腸癌 病人的存活率與匹配的一般人群的存 活率之間的差異。 總體而言,大腸癌患者的三年 存活率與匹配的一般人群的存活率 之間的差異降低 。研究團隊在 結論中指出,大腸癌三期病人在手 術後定時進行體力活動,可提升存 活率,縮小與一般人群之間的存活 率差距。 和他的幾位第三期大腸癌 病友是在腫瘤科醫生的診所相識, 他們之所以相互熟悉,是因為他們 在當時六個月的術後輔助化療期間 相互照應,定期見面並按照腫瘤科 醫生的建議改變生活習慣,多做運 動,包括去 和行山。他們都是 運動的受益者,典型的多勞多得, 在治療三年多後,一直保持身心康 泰,身體比以前更為壯健。 手 信很多人都曾經試過睡前發覺有點餓, 於是泡個杯麵配罐可樂,結果整晚像煎 魚般翻來覆去,睡不入眠。早在二千多年前的 《黃帝內經》就給出解答:「胃不和則臥不 安」 這。 句話是說如果腸胃不舒服,晚上就容易 翻來覆去睡不好。為甚麽會這樣呢?中醫把胃 比喻成「倉廩之官」,即係管理糧倉的官員, 白天忙於出納糧穀,負責消化食物,十分勤 力,所以晚上需要好好休息。當我們在睡前兩 小時還往胃塞進泡麵、珍珠奶茶,就像強逼胃 部加班。胃被逼在深夜啟動消化模式,導致持 續活躍,感覺很不暢快,身體亦誤以為仍在白 天工作狀態,自然難以入眠。中醫認為腸胃一 旦出了問題,身體裏的「氣」就運行不暢,特 別是胃氣該往下走的時候,如果堵住了,就會 影響到心神。心神不安,人就容易失眠,多夢 和睡得不安穩。現代研究也發現,胃部消化時 會刺激大腦分泌「食慾素」,這種物質就像天 然咖啡因,會讓大腦保持清醒狀態。 怎樣才能「胃和」又「臥安」呢? 首先避免食消夜,其次晚餐要清淡,少吃 油膩、辛辣和生冷的食物,盡量吃些好消化 的。規律飲食也很重要,盡量定時定量吃飯, 別暴飲暴食,晚上吃七八分飽就可以了。晚飯 後可以散散步或做一些輕柔的運動,如打太極 拳,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明節在每年四月四至六日之間,它不僅 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更是一個象徵春回 大地的節氣。肝氣應於春,亦會隨之升發。每 到這個時節,人的情緒會較平日浮躁易怒,變 得想「發脾氣」了。 關於「發脾氣」的說法,雖然沒有明確的 典故,但有一種解釋是基於肝與脾的關係。根 據五行相剋理論,肝剋脾土,而肝在志為怒。 因此,當人們發洩怒氣時,其實是為了疏通被 肝壓制的脾氣,因而稱之為「發脾氣」。但不 管是「發脾氣」還是「發肝氣」,怒氣的確與 肝和脾密切相關。 在春季,肝氣自然升發。如果肝氣過於亢 盛或肝氣鬱滯化火,可能會導致心煩易怒、失 眠、頭痛、甚至血壓飆升等問題。如果肝鬱犯 脾,則易導致悶悶不樂、疲乏、納呆等問題。 因此,春季應以疏肝理氣為主,健運脾胃為 輔。日常可以用玫瑰花和陳皮熱水焗服,或通 過按壓一些穴位(如太沖、內關、足三里)來 幫助疏肝健脾。另外,飯後建議多散步,呼吸 新鮮空氣,以調暢情志。 儘管春天容易讓人想要「發脾氣」,但保 持心情舒暢、緩解壓力才是養生的關鍵。人際 關係的和諧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必要時可 以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幫助,保持良好的情緒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迎接春天的生機 與活力。 相 清 小城大夫 c o l u m n s 黃 劍 峯 香港大學中醫碩士畢業。行醫多年, 現任上善堂中醫診所顧問中醫,著作有《幸福媽咪懷孕食譜》, 《防治都市病湯水篇》及擔任《家有哮喘兒》一書中醫顧問。 近年主要從事危重病症中醫出診服務。sheungsintong@yahoo.com.hk 醫道縱橫 c o l u m n s 陳 韻 如 香港註冊中醫師,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 擅長治療內科、婦科和兒科疾病。 熱愛中醫,重視醫患溝通,為患者排憂解難, 積極向大眾宣揚中醫千年智慧。 胃不和則臥不安 春天就是想發脾氣 73 2025.04.06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