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代 音 樂 作 曲 家 林 丰 林丰有個天文台長爸爸,自小喜歡科學,但長大後不但當上了音樂家,還在西方世界打出血路。 傳奇 人物 撰文:呂麗嬋︱攝影:楊耀文︱設計:美術組 22 2022 08 21 可以叫 我阿丰,除 了中一被迫用過英文名, 在英國這麼多年,朋友都叫我 ,明明是華人面孔,你叫 或 者 ,外國人反而覺得奇怪。﹂甫見面, 林丰這樣自我介紹。林丰不是林峯,曾任香 港管弦樂團藝術策劃總監,永恒的身份是作 曲家,﹁丰﹂是繁體字,甲金文象植樹於土 上,以林木為界之形,有植物茂盛之意。爸 爸林超英出名熱愛大自然為兒子改這樣的 名字也是順理成章,或者意料之外的是,林 家無人從事有關音樂的工作,乖仔卻走上音 樂之路,起點還要在英國。 ﹁中學時在演藝學院學習大提琴,那時 無想過大學讀音樂,而是 讀建築。﹂在傳 統名校華仁書院畢業,然 後到英國升學, 他直言是異國 的音樂氛圍, 喚醒他的夢 想,讓他走上不一樣的路 。﹁其實最初轉 讀音樂也不是純音樂,一 半時間修讀音樂 工程學,後來 索性選讀純音 樂,主修作 曲。﹂科家爸爸有沒有異議?﹁印象中除 了會考後選時坐低認真傾過一次,平時都 是閒話家常。﹂就算由讀建築轉讀音樂他 亦是遙距通知,山高皇帝遠,他笑說:﹁感 覺不到爸爸的異議。﹂ ﹁在英國讀書,很多人會選一些香港人 不知將來會做甚麼的科目 ,這種氛圍就是 大家為興趣而讀書。﹂ 二 二年碩士畢 業,他輾轉在當地一間音 樂出版社做藝術 行政工作,但他並無忘記 自己喜歡創作, 公餘時繼續曲,並尋找 讓作品發表的機 會,包括寄原創樂到不 同樂團,爭取機 會合作又參加選拔活動 ,努力讓自己的 創作﹁被看見﹂。 「你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4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