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971期_08_21_2022(美東版)

未算太差,大部分患者術後活動 能力很快已能回復正常。 手術切走突出軟骨 不過,部分腰椎間盤突出個 案可能有骨刺增生、椎骨彎曲及移 位問題,這類患者便不能透過內視 鏡進行手術。藍醫生說,由於內視 鏡無法取走骨刺,故此必須透過標 準微創手術開大傷口在全身麻醉 情況下,利用二十毫米闊的管道清 除增生部分及固定脊骨,達至與內 視鏡同一治療效果。 始終患處壓着神經 線,手術期間又 物及物理治療已能應對。一般 而 言,椎間盤突出位置在病發頭一星 期會嚴重發炎,故此首要用藥 消 炎,炎症退卻後再接受物理治療, 有助放鬆肌肉及紓緩痛症。﹂ 保守治療應對輕症 藍醫生說,部分個案例如膨脹 型椎間盤突出,由於突出程度 較 輕,物理治療已能有效矯正患處, 研究更指大約八成輕症個案,接受 物理治療後兩個月內便能痊癒。 藍醫生不諱言,部分患者即使 感到持續疼痛及手腳麻痹,也會選 擇忍耐,惟延誤治療有可能導致神 經線損壞等不可逆轉的後果,術後 也會減慢康復進度。如果病情 嚴 重,或接受過保守治療兩個月後依 然無法痊癒,就要盡早接受椎間盤 切除術,避免喪失活動能力。 ﹁椎間盤切除術目的是取走壓 着神經線的突出部分,盡量保留椎 骨之間的軟骨組織以保持原有承托 力。﹂以腰椎間盤突出個案為例, 藍醫生說,透過內視鏡置入一條裝 備高清鏡頭及光源的八毫米導管, 到達受影響的腰椎位置後,再利用 儀器將突出軟骨切除,整個手術過 程大約個多小時。手術期間,患者 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假如前狀況 物理治療師的手法亦可幫助伸 展,減低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疼痛。 徵狀已能即時有七至八成改善, 整體病情在一、兩個月後已能痊 癒,若然術 前手腳麻痹 情況嚴 重,康復期可達三至六個月。 ﹁我們經常提醒病人,神經 線不是橡筋它們富有生命,如果 長期受壓,必須要更長時間讓它們 回復粗壯。﹂藍醫生說,術後如何 預防復發也是治療關鍵,必須了解 病發源頭,例如否太少做運動或 是坐姿欠佳?故術後應針對情況改 善生活習慣,例如定時運動、強化 肌肉,搬運物件時留意姿勢、坐下 時保持腰頸挺直等,均有助減低椎 間盤突出風險。 至兩天便能出院。 另一種治療頸椎間 盤突出的手術,則是從 頸後脊骨開洞,置入導 管把突出部分及碎片清 除,以減低頸椎之間的 壓力。﹁使用哪種手術 必須因應病情嚴重性, 以及頸椎間盤突出的位 置而定。﹂藍醫生說。 接受完椎間盤切除 術後,類似坐骨神經痛 要接受麻醉,患者或擔心這類手術 的安全性。藍醫生說︰﹁每當手術 涉及脊椎位置也要分外小心,術前 診斷及評估就非常重,必須充分 掌握神經線的位置,全面規劃手術 路徑。手術期間,醫生會在內視鏡 及顯微鏡的協助下把神經線放大, 再配合嶄新的神經監察儀器,提高 手術安全性,減低併發症風險。﹂ 近年會利用 電腦導航系 統輔助,連續性神經監察,減少神 經傷害及發炎風險,病人傷口細、 流血少、復發機會進一步降低。 人工頸椎保靈活性 至於頸椎間盤突出個案,由於 部分患者突出的位置較大,頸椎之 間的軟骨或會流失,屆時就要利用 微創手術,先清除突出位置,再植 入人工椎間盤填補這些空隙,協助 椎骨癒合,保持頸骨靈活性。藍醫 生說,這類人工椎間盤物料安全, 它模擬人體頸椎的軟骨組織而 製 成,能夠永久使用,患者在術後一 如病因是缺乏運動,治 療後應進行恒常運動。 O-Arm ▲游水是一項有效鍛煉 肌肉又不會令椎間盤受 壓的運動。 ▲ ▲病情早期的,服消炎止痛 藥及進行物理治療可痊癒。 ▲長期不良姿勢,有機會令 椎間盤提早退化、移位。 ▲磁力共振圖片顯示椎間盤 突出壓住神經。 ▲椎間盤突出初期會有發炎狀況,可 透過超聲波及其他物理治療消炎。 椎管 圖為藍明權醫生正利用 O-Arm電腦導航系統進行 內視鏡椎間盤移除手術。 MEDICAL & HEALTH 95 2022 08 21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4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