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是另一風格,隨意 放置的大小新舊感謝卡 或畫作幾乎活埋他的工作 間,這些是歷年來病人心 意,充滿溫度;凌亂中隱現女 兒萌照。高醫生和他口的﹁好打 得﹂妻子育有四名兒女,三歲至九歲,他 不容許孩子騎馬、打欖球、高台跳水。撞 擊大或容易墮下的活動一律禁止。 他自己同樣會避免可能傷及脊柱的活 動,尤其兩次因公受傷之後相當警惕, ﹁有次在深切治療部急救一名病人,不小 心弄傷自己,第二次受傷是在手術室 跌倒。先後兩次脊柱手術,神經 線損傷好痛、好辛苦,所以我 充分明白病人的痛楚,我 經歷過這些,會令我 成為一個更好的 醫生。﹂ 開病牀。高日藍將起搏器引入香港,植入兩 位年輕人的體內,﹁是全港首兩宗,也是 中國首兩宗成功手術,但尚未成為恒常服 務,急不來,要累積經驗,達到一個安全系 數,就可以是像機械腳的成功故事。﹂ 二 二 年高醫生擔任隊長的麥理浩 復康院脊髓損傷復康團隊榮獲醫管局嘉許 為﹁傑出團隊﹂,他相當自豪,﹁病人需 要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社工、心理 輔導、護士、醫生、矯形義肢部等許多專 業人士幫助,好開心各人的工作得到肯 定。﹂ 他是拔萃男書院畢業生,﹁今時今日所 有成就,是因為在中學時塑造的人生觀,如 何回饋社會如何當領袖,全部是從拔萃學 到的。﹂他以母校為榮,滿懷感激之情,熱 心舊生活動。 高醫生官仔骨骨,講話條理清晰,辦公 相當自 豪 團隊獲 嘉許 高日藍的爸爸是芬蘭血統的美國人,媽媽是香港人,她也是 醫生,在美國深造期間誕下兒子。高日藍不足一歲便與父母回港 生活,他在拔萃完成小學、中學課程,負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 學修畢第一個學位後,因為心繫香港,毅然選擇回來,「雖然我 個樣『鬼鬼哋』,但我是不折不扣香港人,熱愛香港。」 他入讀港大醫學院,年齡和心態比同班同學成熟,他認為在 美國的大學本科四年無白費,所學的東西終身受用,「正如黎青 龍教授名言,No knowl edge i s use l ess(沒有知識是無用 的)。」黎青龍退休前是港大醫學院內科及肝臟科兼職講座教 授,與高日藍同為拔萃舊生。 不折不扣香港人 幫一名脊癱病人的經 費,可以幫一千名糖尿 病人,論公共資源分配 的優先次序,脊癱病人 永遠排到最後 ○ ○ ▲ 高日藍形容為「好打得」的妻 子悉心照料四名兒女,是他最強 後盾。 ▲高日藍在柬埔寨義診,為病人檢 查脊柱。 人物傳奇 25 2023 04 09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4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