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叔 開C h a t 生活是很個人化的態度, 人稱「陸叔」的著名財經股評家、 兼投資策略顧問, 用輕鬆心態與跨界別嘉賓及以時事專題, 去打開財經及以外的話匣子。 朝有本著作《騙經》,將不同騙術分門別類,以 小故事形式警示世人,可見詐騙自古已有,而且 睇返書中騙案,雖然場景喺古代,但騙徒手法都係萬 「騙」不離其宗。近年即時通訊、社交媒體興起,令呃人 變得更容易,騙案亦大幅增加。 二○二三年香港共錄得三萬九千八百多宗詐騙案, 按年升逾四成二,苦主共損失逾九十一億元(港元),以 全港人口平均計,人均損失全球最多。今年上半年,詐 騙案共一萬九千八百多宗,按年升百分之六點二,當中 六成二涉及網上騙案,其中一千八百多宗涉及網上投資 詐騙,按年增逾一成,損失逾十億元,按年升三成。 網上詐騙招數雖然多,但大部分最終都要經金融機 構過數,因此金管局、警務處和銀行業界合作,推出多 項反詐騙措施。今年八月開始,三十二間銀行和十間儲 值支付工具營運商進一步將「可疑帳號警示」範圍,擴展 到網上銀行和櫃位轉帳,而明年第一季再擴展至ATM。 加設咁多防騙欄,都係希望能夠加強對市民嘅「最後一 哩」保障。 但講到網上投資詐騙,源頭防騙其實至關重要。有 關假冒投資專家嘅WhatsApp、Facebook、Instagram 騙局,我喺呢個欄都講過。近幾個月又有不法分子喺社 交媒體假冒我發布廣告,今次「假陸叔」特別針對中老年 人士,聲稱買幾隻股就可以「幸福」退休。我試過喺 Facebook輸入陳永陸,彈出十幾個假冒帳戶,有相有 簡歷仲有噓寒問暖嘅帖文,亦曾向Facebook舉報但無 結果。 社交媒體上經常有騙徒用公眾人物圖像,引誘用戶 點擊詐騙廣告,另假冒帳戶亦多不勝數。上月 Facebook和IG母公司Meta終於公布正在測試人面識別 技術,將廣告上嘅「公眾人物」圖像同真人帳戶張相比 較,從而辨別詐騙廣告,以及用人面識別偵測虛假帳 戶。另外,Meta指正在測試用戶自拍影片驗證身份,以 恢復被盜用嘅帳戶。 假冒身份之外,亦有假借同名基金公司、投資銀行 等,喺社交媒體賣廣告,然後引投資者去通訊群組,甚 至去到虛假投資App或網站進行「交易」。當然呢類詐騙 經過精心布局,像真度高,但投資者只要停一停,諗下 點解會有投資計劃咁高回報,又講到風險極低,就可能 避免受騙。而且持牌金融機構幫客人開戶要做足KYC (認識你的客戶),賣投資產品亦要客戶先完成風險取向 問卷,更要詳細解釋產品特點、風險、回報等,亦唔會 叫投資者過數畀不知名帳戶。 另外有人收到假冒短訊而中招,一方面現時有短訊 發送人登記制,認證發送人嘅短訊有「#」號開頭,幫助 識別,另一方面銀行等機構已經唔再喺短訊內加入連 結,而會請用戶自行去網站或App登入處理。我個人都 習慣收到短訊,無論真假都唔會直接撳入面嘅連結,而 係開返個官方App睇下有咩事。 因此金管局、警務處和銀行業界合作, 推出多項反詐騙措施。 再談網上投資詐騙 網上詐騙招數雖然多, 但大部分最終都要經金融機構過數, 13 2024 11 17 陳永陸 陸 明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4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