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二月十日,馬鞍山馮堯敬紀念中學四十九名中一 學生,由五名老師帶領,參與地理學會及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合 辦的「金腳計劃」遠足活動。行程由船灣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出 發,經「馬騮崖」石壁登上八仙嶺仙姑峰後,取道衛奕信徑第九 及十段,以粉嶺鶴藪為目的地。 當天約十一時二十分,師生行經距離仙姑峰頂一百五十米 時,發生山火,火勢迅速往山上蔓延,由於下山道路被山火阻 隔,各人向山上逃生,眾人須攀過「馬騮崖」石壁才能離開。當 時周志齊、王秀媚老師於涯下殿後協助學生攀登,其中三十二名 學生成功逃生,惟兩名老師最終來不及逃生,慘被山火吞噬。 當天還有一名路過的行山人士譚加發,看到四名女學生自濃 煙滾滾的小徑跑來,滿身火燒傷痕,相繼不支倒地,譚於是將她 們背出火海,可是其中兩名學生不治,譚加發事後疑患上創傷後 壓力症,結果在同年七月十三日自焚身亡,享年三十九歲。慘劇 隨着另一名女學生搶救十天後離世,最終釀成五死十三傷,成為 香港史上傷亡最嚴重的山火。 事發當日,消防處、漁護處及民安隊共出動逾 二百名人員搜救,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兩架直升 機輪流投擲水彈,救護員即場為傷者急救,輕傷 者由救援人員背下山,重傷者由直升機空運至醫 院。事後政府於山上建造一座春風亭,紀念兩名 為學生犧牲的教師。自始政府事後每年進行一次 跨部門山火及攀山拯救演習,以便在發生事故時 各部門能更有效協調救人。 歷來最嚴重 ▲ ▲ 座落於八仙嶺仙姑峰山腳的 春風亭(下),為紀念在山火中 捨己救人的王秀媚及周志齊老師 (右)而建,寓意春風化雨,教 育深恩,作育萬物。 ▲張潤衡(左)在意 外後一年出席「公益 行大運」籌款活動, 他坦言多年來取諸社 會用諸社會。 ▲ 張潤衡強調從沒有 消費過八仙嶺山火及 死傷者,並指過往親 筆撰寫的著作,大部 分都是教育書。 頭條新聞 16 2025 08 17 煙,在美國求學時,也不讓朋友 在我坐駕及住所吸煙。不是怕了 甚麼,只是討厭那陣味,而且知 道不健康。﹂ 曾試圖重組案情 意外除了讓張潤衡感到﹁有 理說不清﹂,亦承認當天吸煙這 個幼稚行為,變成自作自受。他 說:﹁當時覺得吸煙很有型是很 愚蠢的想法,造成一世嫌疑,這 一樣我認同。﹂ 談及公平問題,他語調變得 激動,﹁這個世界沒有公平,我 沒有辦法找到證據令自己洗脫嫌 疑,但做就有做,沒有做就沒 有做。我沒 到,你信就信, 不信我都做不到甚麼令你相 信。﹂記者問他家人否介意? 他反問:﹁有得介意嗎?我有同 個仔解釋﹃做事要小心言行舉止 行為,我這個嫌疑,都是自招 的﹄。﹂ 問他可曾埋怨山火元 兇?他隨即自嘲:﹁真相 畀你搵到又點?﹂他承認小時候 曾試圖重組案情,但最終發現沒 有辦法,﹁要有資訊及前設才做 到,但該次校外活動,大部分參 與的同學互不認識,幾位傷者受 傷前也不相識,當年又沒有閉路 電視拍到片段。﹂ 對於坊間瘋傳那句他早年接 受訪問時說過的說話,他解釋: ﹁當年我反﹃搵到真相咁又 點?﹄意思指皮膚會回復?手指 會生出來?耳朵可聽得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4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