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969期_08-14-2022(美西版)

時,何老師則晦氣 說:﹁無得揀,只 有﹃余振強﹄, 想要 學校 就自己搵。﹂ 記者與何 老師通話後僅 數分鐘,余振 強紀念第二中 學的職員便致電 記者,相約當日午 膳 時 間 到 學 校 參 觀。校方派出一名老師 以及一名訓導主任接待, 參觀期間有疑似該校高層不停 致電二人查問,了解﹁家長﹂是 否到達,以及其參觀情況,似乎 十分緊張。 該老師以及訓導主任先後大 呻:﹁以前學校有近千名學生, 但香港出生率下降,加上移民 潮,港島南區人口又偏少,收生 是有點困難。﹂ 及後又說:﹁疫 情下校內很多外 籍學生回不到香 港上課。現時全 宿﹂學生則需周五離開宿舍,周 日晚再回來,收費為九萬八千 元;兩者均不包伙食。 何老師着記者帶子女到余振 強紀念第二中學報名及面試,成 功報讀便安排住宿,但 強調﹁如無意外都會 收﹂、﹁成功機率很高 的﹂;同時稱可即日安 排記者到校舍參觀。不 過 當 記 者 指 該 校 是 ﹁ ﹂學校,追問 有沒有其他學校推介 多人校,學面生臨才殺二校百危機,所以 我們才與華夏書院合作,全校約 一成學生是經華夏書院介紹。﹂ 他們不斷推介校舍設備完 善,又說該校屬津貼學校,不會 額 外 收 費 。 當 被 問 及 該 校 ﹁ ﹂時,有人說是﹁ ﹂。記者問為甚麼是﹁ ﹂? 對方即推說因為近日學生在辯論 比賽中獲獎。 外人自出自入宿舍 他們說會安排雙非學生到明 愛張奧偉國際賓館寄宿,全程沒 提及其他私營住宿選擇。其中一 人更表明:﹁我們與華夏書院是 合作關係。華夏推薦學生來,同 時安排住宿及補習,以及校車接 送。﹂另一人又推銷說:﹁你們 在內地報讀 都要二十萬 費十九元萬,多現,在已宿經不 貴。當你們家長不在港,華夏還 會安排舍監做監護人,代簽學校 通告。﹂ 本刊連日到賓館宿舍觀察, 發現用作學生宿舍的樓層保安鬆 懈。記者連日在多個時段,甚至 接近凌晨,多次在相關樓層上 落,均沒有人查問;甚至在﹁舍 監﹂與學生交談期間,打斷他們 對話,聲稱要找一名學生對方 也協助﹁尋人﹂,沒有加以查 問;加上相關樓層有其他房客居 住,難以辨識誰是﹁街外人﹂。 ﹁這批學生生活由校外人管 理,萬一發生意外,所謂的舍監 照顧到幾多?加上中介的管理角 一名余振強紀念 第二中學老師帶記 者參觀學校時,承 認校方與華夏書院 合作。 學生 則需 周五 離開 宿舍 周 Band 1 Band 3 本港累計超過二十萬名雙非兒童,大 部分○五年至一二年出生,現時介乎十至 十七歲,不少都是透過每日跨境或寄居親 友家中來港讀書。 在港招生的廣州暨南大學林老師說, 雙非生無資格參加內地高考,只可靠香港 中學文憑試或全國聯合招生試報讀內地大 學,由於香港的文憑認受性比全國聯招高 而較受歡迎。 他續指:「考生只要在文憑試取得約 二十五分,已可報讀北大、清華等一線大 學,所以較多人報考文憑試。」今年透過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 劃 」 報 讀 內 地 大 學 的 考 生 有 近 四千九百人,比經全國聯招多近 一千七百人。 雙非生 考文憑試 有着數 Banding Band 2C 2C D S E ▲ ▲大批雙非兒童來 港升學,不少在疫 情前每日跨境往 返中港兩地。 焦點 故事 2022 ‧ 08 ‧ 14 25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