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1126期_08-17-2025(美西版)

反部門守則或涉及任何違規行為,署方會嚴 肅處理並按既定程序作出紀律行動。 按最新年報,香港郵政每年度處理近 七億件郵件,旗下職員超過五千五百名。單 是郵務員起薪每月近一萬九千元,頂薪逾三 萬七千元。有安分守己的員工對當局﹁捉 蛇﹂拍爛手掌,有員工透露,內部不時有人 投訴﹁偷懶﹂事件,除了擅離職守,也有經 常請病假等問題,今次終於 有主管出面整頓部門文化, 相信可以殺一儆百,平衡一 下員工間的工作量,亦可提 升整體工作士氣和效率。 香港郵政多年前曾不時 被揭發﹁蛇王﹂事件,包括 沙田派遞局郵差集體﹁蛇 王﹂隊啤酒;灣仔中央派遞 局的多名郵差疑於加班期間 踢毽消遣等。審計署過往則 批評郵政人員存在慣常逾時 工作後,大部分都會發放逾 時工作津貼而非用補假代 替,做法有違︽公務員事務 規例︾及相關指引,其後郵 政署重新調配人手。審計署 去年發表的報告則指出,香 港郵政在一三年至二三年的 十年間,有七年出現運作 虧損。 政 官 莊 港郵政最近疑展開連串﹁捉蛇行 動﹂,據悉九龍灣中央郵件中心有部 門主管早前突擊檢查前線人員出勤情況,更 一度帶隊直踩內部的員工飯堂,好似警察查 牌般先禁止飯堂內人士離開,然後逐一查核 在場員工身份及所屬部門等;另一次行動就 突擊查閱員工上落班打卡紀錄,抽出有可疑 個案再跟進。 據悉,兩次行動分別揭發兩宗﹁蛇王﹂ 事件,其一是一名在中央郵件中心工作合約 時薪的員工,疑上班打卡後不久便﹁走人﹂ 擅離職守,未有返回工作崗位。該郵差最終 被要求即時離職。 另一宗則涉及一批須兼任外出送遞的內 勤人員,他們早前外出完成派件任務後,雖 然已打卡進入辦公大樓,但各人未有即時回 到所屬工作崗位,反而走到飯堂嘆下午茶, 疑企圖休息至放工時間,結果撞正﹁捉蛇﹂ 行動,現時仍在等候署方內部紀律調查後, 再決定如何處罰。 香港郵政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 但重視員工的紀律及操守,所有員工必須按 編定時間值勤,而署方備存員工考勤記錄, 並設有監督機制,主管人員會定期稽查轄下 人員執行職務及考勤情況,若發現有員工違 內部反映偷懶文化 郵政署突擊﹁捉蛇﹂ 台中文新聞及時事部前新聞總監黃金 鳳去年八月榮休,但退休翌日便以顧 問︵中文新聞及時事︶身份延續傳媒人身 份,協助新聞部籌備在大灣區成立駐站。一 年過去,據了解,黃金鳳已完成使命,將於 本月底功成身退。 黃金鳳日前已通知各界友好,將於八月 二十日從顧問一職退休,她感激各界在過去 多年的支持和建立的友誼,期待大家繼續支 持港台新聞部。 據悉,過去一年,她雖然只是顧問,但 仍有房坐,並日日與新聞部開會,繼續在新 聞決策上﹁畀意見﹂,將其縱橫傳媒數十年 的經驗薪火相傳。 至於她本來的新聞總監一職由羅詠暉接 棒,但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她至今職銜仍屬 署理新聞總監。有熟悉港台人士透露,相信 黃金鳳正式離開後,羅亦會升正,正式成為 港台新聞部的掌舵人。 新聞部顧問功成身退 港台羅詠暉坐正總監 ▲郵差的工作量經常因不同日子而有 所不同,其中暑假及年尾都是郵遞高 峰期。 ▲ 位於九龍灣的中央郵件中心最近有 部門主管突擊巡查,檢查前線人員出 勤情況。 這個夏天,武漢大學碩士畢業生楊景媛成為輿論焦 點,導火線是她長期誣告一名肖姓學弟性騷擾,導致對方 身心受創,幸好法院還肖清白。不過,楊景媛繼續網暴肖 同學,還炫耀自己要進入香港浸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引 發公憤,向武大舉報其碩士論文存在抄襲。 最近,多家內地媒體發文稱,楊景媛博士錄取資格被 浸會大學撤銷。報道一出,普大喜奔,很快刷屏。這些報 道的來源是一家自媒體文章,聲稱浸大官網將楊景媛從擬 錄取博士生名單中移除。但浸大不會公開博士生錄取名 單,根本也不存在撤銷。換言之,這是一宗假新聞。 上周,「少林寺離職潮」登上內地社群熱搜榜,有的 還言之鑿鑿說,已經跑了三十多個。原因是釋永信落馬之 後,新住持印樂法師從嚴治寺,去商業化,推行農耕自 養,引發和尚「逃亡潮」。這次,不僅內地各大媒體紛紛 報道,港台及海外媒體也跟進。少林寺管理處後來不得不 闢謠,稱三十名僧人集體辭職屬不實言辭。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兩宗烏龍新聞,都缺乏信源, 出處均來自網絡,以訛傳訛。其實只要進行事實查核,多 打幾個電話,就完全可以避免。流量為王!邁入流量時 代,不少媒體沒有進行查證,對新聞的要求沒有之前那麽 嚴苛。為了流量,為了搶發新聞,這類鬧劇還會不斷 上演。 流量為王缺乏信源 烏龍新聞不斷上演 15 2025.08.17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