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1131期_09-21-2025(美西版)

﹁見紅﹂。報告以對上一個財政年度為 例,提到這些博物館總收入只有三千五百 萬元,赤字總額達四億八千 九百萬元,其中十間歷史類博 物館收入只有二百七十萬元, 扣除支出虧蝕逾二億元,佔赤 字總額四成三,其次為五間藝 術類博物館,亦佔三成七,當 中科學館及太空館雖然收入較 多,合計逾二千萬元,但兩館 支出更大,導致赤字合計超過 一億元。 報告又引述十年文化藝術 設施藍圖,指當局正規劃興建 八間新博物館,可是,除了預 計於二 二八年開幕的文物修 復資源中心外,大部分新館 ﹁只聞樓梯響﹂,不但開館無 期,甚至不少連主題仍未訂 立。 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年初已 透露,正檢討博物館收費,將 以﹁收回成本﹂作為檢視原 則,但仍會考慮市民負擔能 力。觀乎博物館正持續翻新, 若新展館都要落實興建,將會 令當局財政壓力更大,若興建 及維修會否計入成本,加價幅 度可能會比預期大。 康文署署長陳詠雯年初時透 露,正檢討博物館收費,將以 ﹁收回成本﹂作為檢視原則。 政 官 莊 九文化區財政赤字連年,上年度財 赤更按年急增三成三至逾七億六千萬 元,再次成為社會焦點。原來連康文署旗 下博物館的赤字亦相當嚴重。立法會最新 研究披露,上年度康文署的博物館總收入 僅為三千五百萬元,赤字總額接近五億 元。當局年初已經放風正檢討收費機制, 但同時擬增建八間博物館,若有關計劃落 實,將會進一步擴大庫房壓力,博物館入 場費加價幅度可能會比預期大。 立法會最新一份︽數據透視︾披露, 在康文署轄下十七間博物館及藝術空間 中,到訪人次在六年間大幅上升四成,去 年達到七百四十九萬人次,是近年之冠。 入場人士當中,本地訪客與旅客各佔一 半;藝術館、油街實現、科學館、太空 館、文化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均以館藏多 元化及舉辦較大型展覽為其特色,成為去 年最受歡迎博物館,合共佔近九成訪客 人次 在。 財務狀況方面,研究提到,由於公 營博物館收入來源有限,主要依賴公帑資 助,而且自二 一三年起未曾調整門票收 費,據報康文署博物館多年來財政一直 康文署博物館連年見紅 七新館落成無期 國著名學府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校長 日前訪港, 與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會面交流,了解香港高 等教育最新發展,探討與本港大學合辦雙學 位課程的可行性;據了解, 在香港 期間亦有與個別大學的高層會面。 本身是 校友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 浩鼎,安排與局長及 一同共進早餐 會面。他指 目前與北京大學及上海復旦 大學皆有合作關係,新加坡國立大學亦有與 合辦雙碩士學位課程,但香港在這方面 欠奉,故認為香港絕對有條件與 合作。 周浩鼎稱, 態度正面,形容香 港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希望與香港開 拓關係。他認為,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專上 教育樞紐,今次是很好的契機,相信 會再來港進一步探討合作機會,而 本港各高等院校亦應積極與世界各地學府加 強聯繫,合力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探討與港院校合辦課程 校長訪港晤蔡若蓮 ○ 國務院港澳辦擴權升格為中共中央港澳辦已有兩年, 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等方面的調查研究、統籌協調、督促 落實的職責。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每年到港澳調研,似 已成為慣例。新任中央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徐啟方七月底也 率隊到港澳調研,實地考察香港北部都會區、橫琴粵澳深 度合作區建設等情況。 據知情者披露,中央港澳辦去年還增設了一個直屬事 業單位——信息中心。港澳辦官網「組織架構」欄目雖然 沒有這一單位,但「公告」欄目顯示,港澳辦信息中心去 年七月已開始「招兵買馬」,並且介紹主要職責是「負責 全辦信息化建設的規劃、組織和實施工作,承擔信息報 送、通訊系統運營維護等工作,統籌推進相關資料資源安 全及網絡安全風險防控工作」。 二○一九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暴,翌年中共中央港澳工 作領導小組成立,以加強對港澳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港 澳辦作為小組辦公室的角色亦日趨重要,不斷「擴張」, 先是增設兩個司——宣傳司、安全事務司,內設機構變成 九個司。國務院港澳辦升格為中央港澳辦,九個司又擴為 十個局。 如今,又增設信息中心,加上原來的港澳研究所、機 關服務中心,港澳辦擁三個直屬單位。在中央目前精兵簡 政、「過緊日子」的大背景下,港澳辦「逆市擴張」,亦 凸顯了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高度重視。 增設「信息中心」 港澳辦逆市擴張 ▲ 科學館及太空館雖然收入較多,但兩館支出更 大,導致赤字合計超過一億元。 ▲ 15 2025.09.21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