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04_2022星島日報(紐約都會版)

李夢,女,雙子座,神經大條,不可救藥的美食與古典音樂愛好者。大眾傳播及 藝術史雙碩士,專欄及藝評文章散見於北京、香港和多倫多等地報刊及網站。 夢遊世界 劉國業,新聞從業員,酷愛表演藝術,常穿梭於各大場館,以文字記下觀賞感念, 回味接近真善美的歷程。 此中真意 卡莫因畫作︽聖特洛佩斯港口︾ ,注重神似 而非形似。 中國著名藝術家薛松。 因新冠疫情關係,薛 松的展覽推遲了約兩 年舉辦。 記錄時代有好多方法,除了文字, 繪畫都是 一種形式。 資深傳媒人張寶華這幾年全情投入於藝術 創作,她剛完成了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三 年的純藝術學士學位,主修繪畫,以一級榮譽畢 業,並獲該大學頒發Dean List Award 及 Boon Lee Award。她現正於南區的 SC Gallery 畫廊舉辦個人 展覽,是一系列五十一張人像畫,創作於 2020 年 至 2022 年期間。這段時間,香港以至全世界正受 著疫症影響,不但人類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世 界局勢亦隨著疫症變得複雜和緊張,香港不能獨 善其身。 張寶華認為,人像畫,尤其是對人臉的刻畫, 在藝術史中,一直佔著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人臉 是一個重要收發訊息的部位,人物的表情往往能 提供我們許多關於作品的線索,包括藝術家想傳達的情感思想、人物關係,甚至是 藝術家身處的時代氣氛等。只是人像畫在香港並不普及, 一般香港收藏家都比較 喜歡 Landscape Painting(風景畫),但其實人像畫在西方藝術史及當代中國的藝術 領域,都非常重要,例如張曉剛的《血緣》系列及岳敏君的大笑自畫像等。 張寶華這五十一張作品都是以身邊的朋友為對象,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的香港 人,包括傳媒圈、政界、文化界、藝術圈及娛樂圈等,她認為,只有具象才能表達 情感的衝動狀態,通過破壞人臉原來的結構來呈現「情緒的真正形象」,因此這 五十一張肖像畫不是把臉孔扭曲了, 就是把它原來的結構破壞。張寶華認為,這 樣才可以顯示人們在當下社會變化時,內心真正的情緒起伏:焦慮、不安、徬徨, 甚至恐懼。 展覽名為《Our Time》剛於日前舉行,取自於香港人共同經歷的一個翻天覆 地的時代,一個不能獨善其身的時代,「畫中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系列 五十一張人像畫所呈現的不安情緒,我們都正在一起經歷和感受。這正是我們共同 經歷的大時代。」張寶華說。 文、圖:劉圖業 展覽展出張寶華創作於2020年至2022年間的五十一幅人像畫作。 扭曲的臉孔,是否疫症下 大家的心理寫照? 做一隻自由的野獸 卡莫因的靜物畫作,隱約可見後印象 派知名畫家塞尚等人的影響。 扭曲的人面畫展 今時今日,當我們談論二十世紀初期在法國興起的繪畫流派「野獸派」 (Fauvism),總會第一時間想到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 年至 1954 年)。 法國巴黎蒙馬特博物館(Musée de Montmartre)早前舉辦了卡莫因(Charles Camoin,1879 年至 1965 年)的回顧展《a beast on the loose》,展出這位與馬諦斯 同為野獸派擁躉的畫家代表作數十件,回顧其以色彩渲染人生的創作故事,值得一 再回味。 儘管野獸派作為二十世紀初時興的繪畫流派,也僅僅維持了數年,但卡莫因與 馬諦斯的友誼卻維繫了一生。兩人同在法國畫家古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 1826 年至 1898 年)的畫室學習,並被這位象徵主義畫家對於色彩的鍾情影響,開 啟了他們以色彩探索繪畫的創作新途。卡莫因以「野獸」自稱,不但因其畫作色彩 自由奔放,更因其勇於嘗試探索的精神。1914年,他曾親手銷毁自己的八十幅畫作, 如此大膽的破舊立新,便是其無畏性格之例證。 早前展出的卡莫因作品,既有肖像和靜物畫,也有風景畫作。畫家早期的作品, 不論人像或風景,皆較為具象,愈到晚年,筆法愈見灑脫不拘,像他於 1950 年創 作的《聖特洛佩斯港口》,海面和天空雖依稀可辨,但海面上漂浮的小舟,皆以三 兩簡筆描繪,注重神似而非形似。另一幅同樣創作於晚年的靜物畫,畫中椅子上的 水果也以簡筆繪成,突出冷暖色彩對照, 善用飽和色,隱約可見後印象派知名畫家 塞尚等人的影響。 像馬諦斯的畫作一樣,卡莫因的作品 總能輕而易舉地愉悅觀者的目光,除了歸 功於畫中繽紛生動的色彩,亦與他的創作 選材不無關聯。安靜的街巷、日光下的海 面、樓台上安靜閱讀的女子,較之馬諦斯, 卡莫因的繪畫選材更為溫和。他較少捕捉 激烈的、戲劇感強的畫面,而是更樂意從 日常生活中擷取那些溫煦的、和美的場 景,故此觀看他的畫作,每每感覺如沐春 風。 文:李夢 圖:蒙馬特博物館 Culture 祖籍安徽的薛松生於1965年,是中國波普藝術的 重要藝術家之一,曾多次在內地、香港及海外舉行展 覽,作品獲不少美術館收藏,包括香港的M+。說起 這位藝術家,免不了提到1990年發生的一場火災。 火中誕生靈感 薛松成長於中國社會經濟各方面風起雲湧的年 代,他在198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台藝術系, 正值中國經濟開放改革時期,面對大環境的變化與外 來資訊的衝擊,一度陷入迷茫中。沒想到1990年他 的畫室失火,雖然是一場災難,但「結果」卻出人意 表。他面對著火災現場的一片灰燼,反而獲得啟發, 以火焰和灰燼為媒介,通過拼貼手段,把印刷品的殘 片解構重組成全新圖像。薛松表示,那場火好像是天 注定,讓正在迷茫中的他得到了創作靈感,「焚燒」、 「拼貼」、「解構」、「重組」,從此成為他獨特的創作語 言,正如他自述:「我的作品自火中誕生」。 多年以來,薛松以他獨特的創作語言,通過圖像 的毁滅與再生,討論社會、傳統、人文、自然及抽象 等相關議題。他早期的作品相對具象:「當時的作品 會有更多傳統或是較為知名的圖像和元素,但近年隨 著年齡漸長及成熟,我更傾向於抽象,但是我並不是 有意地抽象,而是從自然中抽取抽象的元素,可以說 是一種從繁到簡的過程。」薛松目前在季豐軒展出的全 新展覽《非常道–薛松近作展》,正好說明他的轉變和 這個時期的創作特色。 《非常道–薛松近作展》展出的二十多幅作品, 屬於薛松自2019年開始的《法自然》系列。「法自然」 出自《道德經》中「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意指宇宙 天地間萬物運行均遵循的「道」,亦即世界的本源,規 律的本身。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周而復始,往復循 環。《法自然》系列以自然、四季、節氣等現象為題, 通過拼貼、解構與重組,呈現如水、火、葉脈、大理 石、冰裂等自然景物,構成一種大自然間生命輪迴的 意象。若細看,會發現用作拼貼的現成圖像文本,與 內容形成了一種有趣的衝突,作品給人反璞歸真的感 覺,藝術家明顯地更為注重情感與哲理的表達。 觀眾可以從非慣性的觀點去看,從中感受自身與 大自然的關係,與藝術家一同思考自然之道。薛松 表示:「我感覺以這種創作語言,我還有很多話可以 說,還是沒有完成,會繼續下去,也許十年、二十年 後,我能更自然地表達自我,從『法自然』變成『法自 我』。」 反思中國藝術 這是薛松第三次與季豐軒合作,展覽因新冠疫情 推遲了約兩年舉辦。薛松表示,疫情讓他更加追求單 純,上海封城期間他幾乎有兩個多月足不出戶,對藝 術家來說,也許正是一個沉澱休息的好機會!季豐軒 創辦人季玉年表示,疫情的確帶來很多不便:「這三 年我們都不能去內地,也無法看到在北京或上海舉辦 的當代藝術展覽,所以慢慢感覺有些遙遠了。不過感 謝M+的開放,到現在為止已吸引了超過一百萬人參 觀,也引起了很多人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再次反思,包 括『85新潮』以後的藝術史,以及藝術家的不同面貌。 但M+也因受到場地的限制,例如薛松在M+展示的作 品,只有一件,但實際上M+總共收藏了他的四件作 品,至今無法全部展出。」 為了是次《非常道》的展覽,薛松再次來到香港: 「對我來說,香港可以說是一個福地,是我最早出境 做展覽的地方。香港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平台,有豐富 的信息,能發揮很好的橋梁作用。」薛松很謙虛地表示 對年輕香港藝術家認識不多:「感覺香港的年輕藝術 家很不容易,成本很高,希望他們能夠堅持下去。」 毁滅、重組、再生,在接近三年疫情後的今日, 思考著這個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感慨萬千。一場全 球疫症打亂了生活節奏,改變了工作和社交方式,個 人自由再不是垂手可得,生命變得脆弱,一切幾乎要 推倒重來。在這過程中,我們也許只能從大自然中學 習生存之道,從藝術中得到安慰,「法自然」放於此時 此地,最適合不過。 薛松《法自然系列–冬》。 世間沒有事情是永恆的,也許生死是唯一不變的 定律,萬物在無限的輪迴中生長、毁滅到重生,就如 中國當代藝術家薛松的創作。 文:蘇媛 圖:季豐軒 一位業餘藝術愛好者,早年留學英國倫敦,學習東方文化和中國藝術,曾參與藝術拍賣、展覽和出版等工作,研究範圍以玉器和近現代中國書畫為主,經常出沒香港和 內地的拍賣會與畫廊,遊走於藝術和商業之間。 蘇媛 藝 術 有 價 薛松《法自然系列–秋》。 薛松《法自然系列–韻律》。 薛松的非常道創作 破壞到重生 副刊 D12 廣告。爆料。查詢 212-699-3800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RkJQdWJsaXNoZXIy MTIyMjc2OQ==